脚下一沉,那声“咔哒”在幽深石阶上荡出三重回响。
洛璃的手已经按在刀柄上,指尖却微微一颤——不是怕,是火种在掌心突突跳动,像锅底炭火被风撩了三下。
她没动,只将左掌轻轻贴向地面。
一股截断的灵流从指缝窜上来,像是好端端炖着的汤,被人猛地抽了灶心火。地脉在这里被硬生生掐断,断口处还残留着焦灼的灵息,像是被什么烧过。
“别往前。”她低声道,声音不高,却压住了风声,“这台阶不是路,是锅。”
端木云正要抬脚,闻言一愣:“锅?这黑窟窿还能煮人?”
“煮不了你,但能把你骨头炖成灵露。”洛璃收回手,火种在掌心转了个圈,米纹微微发亮,“地纹和我火种对上了,说明这门认‘灶’不认人。可现在火断了,脉也断了,谁动谁就是添柴的柴火。”
公孙宇已经蹲下,灵机罗盘摊在掌心,铜盘上的九宫格正疯狂旋转,最后定格在三处红点:左壁蛇首雕眼泛着暗光,右壁龟甲裂纹渗出细雾,阶心一块石板上刻着米字纹,正中央凹陷如锅底。
“九宫锁灵阵。”他眯眼,“残的,但毒得很。左控气,右锁魂,中断命。三处枢纽必须同时激活,差半息,整条通道就会塌成碎石锅巴。”
慕容雪立刻从药囊里摸出清瘴香囊,轻轻一抛,淡青烟雾散开,压住了空气中那股子甜腥味。
“毒雾是副菜,主菜是机关。”她低声,“刚才那声‘咔哒’,像是阵眼松了半扣。”
“那就别让它扣回去。”洛璃从空间取出引灵灯,灯焰一晃,照向石阶上方。
光晕中,无数细如发丝的灵线浮现在空中,交织成网,形如炊烟袅袅,缓缓升腾。
“你们看。”她指着那烟状灵丝,“这不是杀阵,是‘等菜上桌’的请客阵。”
“啥?”端木云瞪眼。
“它在等火候。”洛璃嘴角一勾,“不是钥匙,不是咒语,是火候。就像熬粥,火大了糊,火小了生,火断了凉。这阵,认的是‘火之韵律’。”
公孙宇眼睛一亮:“所以你刚才说‘这台阶是锅’……它真是一口灶?”
“灶门。”洛璃轻敲引灵灯,“我们不是闯进去的,是被请进去的。前提是——我们得做出一道它想吃的菜。”
端木云挠头:“那咱现在是开饭馆?还是闯地府?”
“你闭嘴。”洛璃把铜锅往他怀里一塞,“待会儿别乱动,这阵认‘势’不认力。你一剑下去,它以为咱们是来砸场子的,立马封锅盖。”
她话音刚落,端木云手腕一抖,剑气微吐,一道银光擦着左壁蛇首掠过。
刹那间,岩壁红纹骤亮,毒雾翻涌,整条石阶嗡鸣震颤,像是锅底的火猛地旺了起来。
“我说了别动!”洛璃一把将他拽后三步,引灵灯高举,灯焰稳稳压下那股躁动。
灵丝网络重新归于袅袅炊烟状,但节奏明显乱了半拍。
“差点把咱们当爆炒食材扔进锅。”她喘了口气,“这阵脾气不大,但讲究得很——火候不对,谁来都得焦。”
慕容雪收起香囊,轻声道:“那……咱们怎么‘上菜’?”
洛璃闭眼,火种在丹田缓缓旋转,像是在翻一本看不见的菜谱。
片刻,她睁眼:“《古阵食解》里说过——‘火候者,时也;机关者,序也。以食之节律,可解死阵之僵局’。”
她看向三人:“这阵要的不是蛮力,是节奏。三处枢纽,必须在同一火候节点激活,差一丝都不行。”
公孙宇点头:“我控左眼,用灵机罗盘同步火种频率。”
慕容雪抬手:“我封右甲,以医灵封住裂纹溢出的毒息。”
端木云握紧剑:“那我呢?总不能光看着吧?”
“你负责最后一步。”洛璃看着他,“等我们稳住前两处,你用剑气破开阶心封印——但必须等我喊‘起锅’才动手。”
“为啥非得你喊?”端木云不服。
“因为火候在我手里。”洛璃取出青焰灯,灯芯微跳,“这阵认的是‘灶心火’,而我的火种,和这地纹同源。我是这锅的‘掌勺人’。”
她将铜锅放在阶心米字纹上,倒入灵米,加灵露,青焰轻燃。
火苗不大,却极稳,像是老灶台底下一缕文火,不急不躁。
“听着。”她闭眼,火种与灯焰共鸣,“公孙宇,三息后启动左眼枢纽,节奏要像米粒下锅的第一声‘噗’。”
公孙宇点头,灵机罗盘微转。
“慕容雪,你在公孙宇启动后半息封右甲,手法要像搅粥的第一圈,轻、匀、缓。”
慕容雪指尖凝灵,静待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