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大学,这所百年学府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开放的学术氛围闻名。初夏的阳光透过梧桐树的缝隙,在红砖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校园里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书卷的芬芳。沈心玥,或者说现在的“林薇博士”,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拎着公文包,行走在前往历史系大楼的林荫道上。她看起来与其他年轻学者别无二致,只有眼底深处那一丝与年龄不符的疲惫和警惕,暗示着她非同寻常的经历。
木闻屿的安排天衣无缝。“林薇”的履历完美无瑕,海外名校背景,几篇分量不轻的关于先秦符号学与跨文明比较的论文,让她顺利获得了特聘研究员的位置,拥有了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和接触特定馆藏古籍的权限。她的公开研究方向是“三星堆文化与古代欧亚大陆文明交流的可能联系”,这为她探寻那块神秘残片的相关信息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灰隼”化身为她的科研助理“阿辉”,沉默寡言,负责处理杂务和安全,如同一个不起眼的影子。
最初的几天风平浪静。沈心玥埋首于浩瀚的史料和考古报告中,凭借【信息过目不忘】的能力,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关于三星堆、良渚、龙山文化的一切信息。她参加学术沙龙,与系里的教授、研究生们交流,努力扮演好一个勤奋、略显内向的年轻学者角色。她发现,象牙塔并非净土,学术圈同样充满了派系之争、资源竞争和各种心照不宣的规则。一些老教授对这位空降的“海归”研究员抱有审视的态度,而一些急于出成果的年轻同事则试图从她这里套取些“海外前沿动态”。
她小心翼翼地周旋着,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在图书馆古籍部和博物馆档案室里,寻找与那块三星堆残片上奇异符号相关的蛛丝马迹。她运用“心核印记”的感知力,在接触那些古老甲骨、青铜器拓片和竹简复制品时,仔细体会着是否有微弱的能量共鸣。然而,收获甚微。那些符号似乎独一无二,与已知的任何古文字体系都难以直接对应。
就在她有些一筹莫展时,转机出现在一次小范围的学术交流会后。一位研究古代玉石器和祭祀文化的资深副教授——钱教授,一位戴着厚厚眼镜、头发花白、看起来有些古板的老先生,在散会后特意叫住了她。
“林博士,你对三星堆祭祀器上那些非主流解读的符号很感兴趣?”钱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但眼神在镜片后显得有些锐利。
沈心玥心中微凛,保持谦逊的态度:“是的,钱教授。我觉得那些符号可能蕴含了更复杂的信息,或许与更广阔的文明背景有关联。”
钱教授点了点头,压低了些声音:“有些东西,在公开发表的报告里是看不到的。档案馆地下库里,有一批七十年代整理的三星堆早期发掘记录和当时一些老专家的手稿笔记,还没有完全数字化。里面有些…比较特别的推测和临摹图,或许对你有帮助。不过,调阅需要特别的审批手续。”
沈心玥心中一动,立刻捕捉到这可能是一条重要线索。“非常感谢您的指点,钱教授!我会去申请试试看。”
钱教授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递过来一张名片:“审批方面,或许我可以帮点小忙。我对有想法的年轻人,总是愿意支持的。”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
回到办公室,沈心玥仔细端详着那张朴素的名片,只有名字和办公室电话。【微表情读取入门】技能让她感觉钱教授的态度有些微妙,不完全是学术上的提携后进,似乎还夹杂着一丝…探究和审视?是木闻屿安排的暗中协助?还是…另有所图?
她将情况告知了“灰隼”。“灰隼”只是冷静地记录下信息,表示会“核实”钱教授的背景,并提醒她保持警惕。
几天后,在钱教授的“帮助”下,沈心玥果然获得了进入档案馆地下珍本库的临时权限。珍本库位于历史系大楼地下深处,需要经过多重门禁,空气阴冷干燥,弥漫着旧纸张和防虫药水的味道。她在管理员的陪同下,找到了那批蒙尘的档案箱。
当她打开其中一个箱子,看到里面那些泛黄的稿纸上,用毛笔细致临摹的三星堆器物图案,以及旁边用红笔标注的、与她手中残片符号惊人相似的怪异图形时,她的心脏狂跳起来!更让她震惊的是,当她指尖触碰到这些古老稿纸时,“心核印记”竟然传来了清晰而持续的温热感!这些手稿本身,或者其记录的内容,与那残片存在着强烈的共鸣!
她强压激动,仔细翻阅着。手稿的主人是一位早已过世的、当年参与三星堆发掘的老考古学家,他在笔记中用隐晦的语言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猜想:认为三星堆部分祭祀器并非用于祭祀已知的神只或祖先,而是指向某种…“天外之音”或“地脉之枢”,其符号系统可能是一种记录和沟通“非人之力”的密码。他甚至提到,在川西某些更偏远的羌族、藏族聚居区,流传着与这些符号意境相近的古老传说。
“天外之音”、“地脉之枢”、“非人之力”!这些词语让沈心玥联想到“门”和“心核”的力量!难道三星堆的先民,也曾感知甚至试图利用过类似的存在?!
就在她全神贯注于一份关于“青铜神树”可能与“宇宙能量通道”有关的推测手稿时,【危险直觉提升】被动技能突然发出了轻微的、但持续不断的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