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山深处的硝烟似乎暂时散去,但虎头山根据地内外却弥漫着另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气氛。
从总部归来的李云龙,带回了副总指挥高瞻远瞩的“零敲碎打”战略,也带回了对部队现状更清醒的认识。那股急于寻求大战、一口吃掉佐藤旅团的躁动,已被沉稳和耐心所取代。
旅部作战会议上,李云龙、赵刚、孔捷以及各团主官齐聚一堂。李云龙传达了总部的指示精神,明确了下一步的行动方针。
“同志们,总部首长指示我们,现阶段不宜与佐藤旅团进行主力决战。”
李云龙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有力,“硬碰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符合我们持久抗战的原则。但是,不打主力决战,不等于不打仗!老总给了我们十六个字——‘零敲碎打,积小胜为大胜,以最小代价消耗敌人’!”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蜿蜒的同蒲铁路北段:“佐藤旅团的命根子就是这条铁路!他的任务就是确保畅通,给中条山前线输血。那咱们就抓住他这个软肋,跟他好好玩玩!”
他看向孔捷,下达命令:“老孔,西线的作战任务就交给你了!由你统一指挥王怀保的三团、邢志国的四团,以及祁县、平遥、灵石等沿线所有县大队、区小队!
你们的作战原则就是:鬼子白天修路,你们晚上就给我去扒铁路、炸桥梁、割电线!他修多少,咱们破多少!
他要派小股部队清剿,咱们就集中优势兵力,给他来个反伏击,吃掉他!他要是出动大队人马,咱们就立刻化整为零,钻进山沟,让他扑个空!
总之一句话,像牛皮糖一样黏住他,像蚊子一样叮咬他,让他睡不好觉,走不安稳路,不断地给他放血!要让这上百里的铁路线,变成吞噬他兵力和士气的泥潭!”
孔捷嘬着烟袋,眼中精光闪烁,重重一拍大腿:“旅长,政委,你们放心!这套打法咱们熟!保证让佐藤这个老鬼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天天看着他的破铁路干瞪眼!”
王怀保和邢志国也摩拳擦掌,齐声应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李云龙满意地点点头,随即看向张大彪和沈泉:“大彪,沈泉!你们一团、二团,这次南线作战伤亡最大,立功也最大!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休整!给老子抓紧时间补充兵员,消化缴获,开展针对性训练!
必须尽快恢复战斗力,甚至要超过战前水平!你们是咱们新一旅的拳头,拳头收回来,是为了下次打出去更有力!明白吗?”
“明白!旅长!”张大彪和沈泉挺胸应答,他们也深知部队急需恢复元气。
战略部署已定,各部立刻行动起来。孔捷带着三团、四团以及地方武装的干部,开始详细研究铁路沿线的敌情、地形,制定周密的破袭和骚扰计划。
而李云龙和赵刚,则将重心放在了内部,决定亲自去查看主力部队的休整和训练情况。
首先来到的是一团的驻地。驻地依山傍水,操场上杀声震天,各营连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训练。有的在练习刺杀,吼声如雷;有的在进行战术演练,配合默契;新补充的战士则在老兵的带领下,熟悉手中的三八式步枪和歪把子机枪。
团长张大彪听说旅长政委来了,连忙从训练场上跑过来,满头大汗,身上还沾着泥土。
“旅长,政委!”张大彪敬了个礼,脸上带着刚毅和自信。
李云龙看着操场上生龙活虎的战士们,点了点头:“大彪,部队恢复得怎么样?人员补充到位了吗?”
张大彪抹了把汗,汇报道:“报告旅长、政委!一团此次牺牲987人,重伤433人,骨干损失确实不小。
不过,我们已经按照老办法,从周边县大队、区小队抽调了三百多名有战斗经验的骨干补充进来,另外又招募了四百多名政治上可靠、身体条件好的新兵。现在全团编制已经基本补齐。”
他指着训练场说道:“我们现在采取‘以老带新,新老搭配’的模式,一个班里有七八个老兵,带三四个新兵。训练上从严从难,重点抓单兵技战术和班排协同。
虽然新兵比例高了点,战斗经验还需要实战锤炼,但部队的士气和基础打得不错!旅长您放心,只要再经历几场小规模的战斗见见血,我们一团,保证还是一把能捅穿鬼子心脏的尖刀!”
赵刚赞许地说道:“大彪同志,思路很对。思想工作也要跟上,要让新战士尽快融入集体,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一团的光荣传统。”
“是!政委!我们各连的指导员都在抓紧做这方面工作!”张大彪连忙回答。
李云龙拍了拍张大彪的肩膀:“好!就得有这个心气儿!抓紧练,老子等着你们恢复元气的那天!”
离开一团驻地,李云龙和赵刚又来到了位于根据地更深山处的尖刀大队训练营地。这里的气氛与主力团截然不同,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肃杀和精干。
远远就听到格斗训练场上传来的呼喝声和拳脚碰撞声。走近一看,只见场中两人正在激烈对抗,一人是身材高大、出手刚猛的和尚,另一人则是个身形矫健、动作迅捷如豹的陌生面孔。
两人拳来脚往,打得难分难解,引得周围训练的尖刀队员和来自385旅、386旅的学员们阵阵喝彩。
“好家伙!能和和尚打成平手?这谁啊?”李云龙眼睛一亮,饶有兴致地驻足观看。
林骁见旅长政委到来,立刻跑过来敬礼汇报:“报告旅长、政委!尖刀大队正在组织格斗强化训练。场上和魏大勇同志对练的,是385旅陈旅长派来学习的侦察排长,段红。”
“段红?”李云龙看着场中那个身手不凡的年轻人,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最终,这场较量以平手结束,两人互相抱拳,眼中都带着对彼此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