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亮剑之团长到兵团司令 > 第227章 熔炉初炼 将星云集

第227章 熔炉初炼 将星云集(2 / 2)

“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为什么还要把你们这些前线最重要的指挥员,从火线上抽调回来,集中到延安学习?”总指挥提出了一个在场许多人心中的疑问,包括李云龙。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更加锐利,“答案很简单:为了将来更好的指挥部队,为了给予日本侵略者更大、更致命的打击!为了最终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长起来的。这一点没错!但是,光有实战经验还不够!我们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系统的总结,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需要研究敌人,更研究我们自己!

需要把我们在各个根据地、各个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集中起来,提炼出来,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战略战术!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他肯定了近期各战场的成绩:“必须承认,我们的仗打得不错!尤其是华北敌后战场,在刚刚过去的百团大战和反扫荡作战中,我八路军各部密切配合,英勇作战,给予了日军沉重的打击,粉碎了其妄图摧毁我根据地的阴谋!”

说到这里,总指挥的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在台下搜寻,最终定格在了李云龙所在的区域。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出表扬!新一旅的李云龙同志!”

“到!”李云龙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唰”地一声站了起来,挺直了腰杆,如同一棵挺拔的青松。全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他身上,有好奇,有赞许,也有审视。

总指挥微笑着向他压压手,示意他坐下,然后继续说道:“李云龙同志,指挥他的新一旅,在山西太岳地区,面对敌人的围攻,沉着应战。

他能够敏锐地捕捉战场瞬息万变的机会,利用敌人行军部署中出现的间隙,果断抓住战机!集中了优势兵力,在远寨山地区,打了一个极其漂亮的歼灭战!一举全歼了日军关东军第24师团下属的山口加强联队,毙伤俘敌近六千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总指挥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这一仗,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它彻底粉碎了日军精心策划的三路扫荡计划,极大地鼓舞了我华北军民的抗战信心!

打出了我们八路军的军威!体现了我们指挥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李云龙坐在台下,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脏“砰砰”直跳,一股混合着巨大荣耀、激动以及一丝不好意思的热流涌遍全身。他努力保持着正襟危坐的姿势,但嘴角还是忍不住微微上扬。他能感觉到旁边陈旅长、许旅长等人投来的带着笑意的目光,也能感觉到来自其他区域那些陌生或熟悉指挥员们的注视。

“当然,”总指挥的话将大家的思绪拉了回来,“胜利值得庆祝,经验更值得总结。李云龙同志这一仗为什么能打赢?除了指挥员的果敢和部队的英勇,是不是也有其必然性?

我们在战术运用、兵力调配、情报侦察、群众支援等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提炼?又是否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深入探讨和研究!”

他环视全场,语气恳切而充满期望:“同志们,我们举办这个高级科,就是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你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各个战场的优秀指挥员,能够坐在一起,放下过去的成见和包袱,敞开心扉,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把你们的好经验、好做法拿出来分享,也把你们遇到的难题、困惑提出来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我们要重点研究的,就是如何在极端困难的敌后环境下,坚持和发展游击战争,如何有效地进行破袭战,如何应对敌人越来越狡猾的扫荡和清乡,如何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我们八路军、新四军,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战斗的。我们最大的法宝,就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这个‘长’,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就是我们这支队伍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希望你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沉下心来,深入钻研,密切联系实际,在接下来近半年的学习时间里,在军事理论、政治水平、指挥能力上,都能有一个长足的、飞跃式的进步!

将来回到各自的岗位,能够带领部队,打出更多、更漂亮的远寨山那样的歼灭战!为早日赶走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做出你们更大的贡献!”

总指挥的讲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铿锵,掷地有声,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激荡起无穷的斗志与思考。礼堂里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一次,掌声中更多了深思与共鸣。

接着,叶副校长也发表了讲话。他着重阐述了抗大的教学方针和学习要求,鼓励大家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民主学风,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学习军事,也要学习政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开学典礼在激昂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声中结束。“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雄壮的歌声在礼堂中回荡,也在这群高级指挥员的心中激荡。

走出礼堂,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李云龙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但方向却前所未有的清晰。他看了一眼身边同样神情振奋的陈旅长、许旅长等人,用力挥了挥拳头:“他娘的,这下是真要好好学点东西了!总不能辜负了老总的期望!”

陈旅长笑道:“怎么,李大旅长,感受到压力了?”

“压力?”李云龙一瞪眼,“那是动力!老子倒要看看,这书本里的道理,能不能让老子的部队以后打仗更省劲儿,杀鬼子更利索!”

新的学习生活,就在这庄重的开端和豪迈的誓言中,正式拉开了序幕。这片黄土高原上的熔炉,已经开始熊熊燃烧,淬炼着这群共和国的未来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