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刚下达,林倩匆匆赶到。她显然已经了解了情况,眼中满是担忧但语气坚定:“基金会可以帮忙。我们有很多志愿者和合作伙伴,可以协助澄清谣言,稳定民心。”
杨潇握住她的手,感受到一丝温暖和支持:“好,民间渠道就交给你了。”
接下来的48小时,杨氏集团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数字化生存战。
技术团队发现,攻击者不仅窃取数据,更在系统中埋下了难以察觉的逻辑炸弹——这些恶意代码不会立即发作,而是在特定条件下激活,造成持续破坏。
“这是一种新型的Apt攻击(高级持续性威胁)。”李峰向杨潇汇报,面色凝重,“对方不是普通的黑客,而是具有国家级别能力的专业团队。”
更令人不安的是,攻击者似乎对杨氏集团的内部结构和业务流程了如指掌,每一次攻击都精准地打在最关键和最脆弱的位置。
“有内鬼?”杨潇敏锐地问。
李峰犹豫了一下:“不排除这种可能。或者对方进行了长时间的情报收集。”
就在技术团队疲于应对之际,第二波攻击开始了。这次是针对杨氏集团的合作伙伴——数百家供应商同时收到看似来自杨氏的邮件,声称由于系统故障,所有订单取消,货款延期支付。
“这是伪造的!”供应链总监几乎崩溃,“已经有十几家中小供应商表示要停止供货,除非立即结清所有款项!”
资金链面临巨大压力。财务总监紧急报告:多个银行账户出现异常操作,大额资金转移需要额外授权,明显是攻击者的手笔。
雪上加霜的是,股市开盘后,杨氏集团股价暴跌,做空力量异常强大。明显有人趁火打劫。
“这是全方位的金融攻击。”财务总监面色苍白,“对方不仅要破坏我们的运营,还要在资本市场获利。”
危机时刻,杨潇展现出惊人的冷静和决断力。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动所有可用资金确保供应链稳定;向监管部门报告异常交易,请求调查做空行为;甚至亲自致电各大供应商负责人,以个人信誉担保付款安全。
与此同时,林倩领导的民间应对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萤火虫基金会的志愿者们深入各个社区和商圈,面对面澄清谣言;受助者们自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与杨氏集团的正向故事;甚至连曾经被基金会帮助过的夜场姐妹们,也利用自己的人脉网络传播真相。
“有时候,底层的声音比高层的声明更有说服力。”林倩在紧急会议上说,“人们可能不相信大企业,但会相信身边的普通人。”
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最危险的时期终于过去。系统基本恢复稳定,谣言逐渐平息,供应链危机得到控制。
但损失已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五千万元,集团声誉受损,股价下跌了18%,更重要的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安全感被彻底打破。
危机稍缓后,杨潇召集所有高管进行复盘。令人惊讶的是,他还特意邀请了林倩和基金会的几位核心成员。
“这次攻击给我们上了一课。”杨潇开门见山,“在数字化时代,战争已经没有了前线与后方之分。我们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员工,甚至每一个合作伙伴,都可能成为攻击入口。”
他转向林倩:“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民间力量的重要性。在正式渠道被阻塞时,是基金会构建的信息网络帮我们度过了难关。”
李峰展示了攻击分析结果:“根据现有证据,我们几乎可以确定攻击来自同一个对手——手法与之前的舆论攻击如出一辙,只是更加专业和凶狠。”
“赵锐。”杨潇缓缓吐出这个名字,“他不再满足于舆论抹黑,开始动用真正的杀手锏了。”
会议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网络安全特战队,由李峰负责技术层面,阿强负责线下调查,林倩则负责构建民间信息网络,形成立体防御体系。
“从现在起,我们处于战争状态。”杨潇的目光扫过全场,“对手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但有一点不同——”
他握住林倩的手:“我们不是孤军奋战。企业的力量与民间的智慧结合,将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
散会后,杨潇和林倩并肩站在落地窗前,望着逐渐恢复正常的城市。远处,霓虹灯依旧闪烁,但在这平静的表象下,无形的战争正在继续。
“害怕吗?”杨潇轻声问。
林倩靠在他肩上:“有一点。但更多的是坚定。因为我知道我们在为什么而战——不仅仅是为了企业利益,更是为了那些依赖我们的人。”
夜色中,两人的手紧紧相握。他们知道,这只是漫长战斗的开始。在数字化的暗战中,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没有疆界,却无处不在。
但无论如何,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用科技对抗科技,用智慧对抗阴谋,用真诚对抗恶意。在这片无形的战场上,每一个字节都是子弹,每一行代码都是战壕,而真正的武器,是人心向背。
远处,城市的灯光如星河般延展,其中有些光芒微弱却执着,如同萤火虫在黑夜中闪烁,预示着黎明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