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病中微光(2 / 2)

然后,他再次用冷水投洗毛巾,这一次,开始仔细地擦拭她的脖颈、手臂、手心等血管丰富的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他的动作依旧有些笨拙,甚至带着一种与他整体气质不符的小心翼翼,仿佛在擦拭一件易碎的珍宝。

一遍,又一遍。他不厌其烦地往返于卫生间和床铺之间,换水,投洗毛巾,擦拭。额角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似乎毫无察觉,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让床上的人好受一点这件事情上。

林倩昏昏沉沉地感受着那一次次短暂的清凉,感受着那带着薄茧的手指偶尔无意间触碰到她皮肤时带来的、与冰冷毛巾截然不同的温热触感。一种久违的、被人细心呵护的感觉,如同涓涓细流,悄然浸润着她因高烧而脆弱不堪的心防。

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被人这样照顾过了。自从父亲早逝,母亲重病,弟弟年幼,生活的重担早早压在她稚嫩的肩膀上,她习惯了坚强,习惯了独自承受病痛,习惯了在深夜独自舔舐伤口。突如其来的温暖,让她几乎想要落泪。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杨潇摸了摸林倩的额头,似乎温度降下去了一点,但依旧很烫。光靠物理降温不够。

“你休息一下,我出去买药。”他替她掖好被角,声音低沉。

林倩虚弱地点了点头,想说什么,却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杨潇穿上外套,匆匆离开了出租屋。清晨的城中村刚刚苏醒,他凭借着这几日对环境的熟悉,很快找到了一家最早开门的小药店。他用白天搬货挣来的、所剩无几的钱,买了退烧药、消炎药和一些润喉糖。

返回的路上,他看到有早餐摊开始营业,热气腾腾的白粥散发着米香。他犹豫了一下,又用最后一点钱买了一碗清淡的白粥。

回到出租屋,他先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仔细地将退烧药和消炎药喂林倩服下。然后,他坐在床边的小凳上,端起那碗温热的粥。

“吃点东西,不然胃受不了药性。”他用小勺舀起一点粥,仔细地吹了吹,确定不烫了,才递到林倩唇边。

林倩看着他专注吹凉米粥的侧脸,看着他因为一夜未眠而泛着血丝却依旧清澈的眼睛,看着他笨拙却无比耐心地举着勺子的手,胸腔里那股酸涩的情绪几乎要满溢出来。

她张开干裂的嘴唇,接受了那勺温热的粥。软糯的米粥带着天然的甘甜,温暖着她冰冷的胃和疼痛的喉咙,也温暖着她那颗在尘世中漂泊太久、早已冰封的心。

他就这样一勺一勺,极其耐心地喂她吃完了大半碗粥。期间她没有说一句话,他也没有,只有勺子偶尔碰到碗边的轻微声响,和彼此清浅的呼吸声。

吃完药和粥,林倩的体力消耗殆尽,再次沉沉睡去。这一次,因为药物的作用和胃里的温暖,她睡得安稳了许多。

杨潇却没有休息。他将碗勺清洗干净,然后继续守在床边,隔一段时间就为她更换额头上已经变温的毛巾,监测她的体温变化。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照射进来,在他挺拔的脊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中午时分,林倩的高烧终于退了下去,虽然依旧虚弱,但意识已经完全清醒。她睁开眼,看到杨潇依旧保持着她睡前的姿势坐在床边的小凳上,背脊挺直,眼神警惕而专注,仿佛一尊不知疲倦的守护神。

看到她醒来,他立刻探身过来,用手背再次试了试她额头的温度,动作自然得仿佛已经重复过千百遍。

“烧退了。”他松了口气,紧绷的下颌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还有哪里不舒服?”

林倩摇了摇头,喉咙虽然还痛,但已经好了很多。她看着他眼中清晰可见的红血丝,看着他眉宇间难以掩饰的疲惫,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感激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

“你……一直没睡?”她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不困。”杨潇移开目光,语气平淡,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站起身,“饿了吗?我去煮点烂糊的面条。”

看着他走向那个简陋灶台的背影,林倩的视线模糊了。

在这个冰冷而现实的世界里,在她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刻,是这个同样身处困境、失去记忆、来历成谜的男人,给予了她毫无保留的、细致入微的照顾。他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没有趁人之危,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只是用最实际行动,默默守护了她一整夜。

那种久违的、被人珍视和保护的感觉,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她对他的感情,在病痛的脆弱和依赖中,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同情和收留,一种更复杂、更微妙的情愫,如同破土而出的嫩芽,在她心中悄然蔓延开来。

窗外,阳光正好。屋内,粥的余温尚存。

病中的煎熬似乎尚未远去,但一种新的、温暖而朦胧的希望,却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伴随着一碗白粥的温度和一个沉默守护的身影,悄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