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深处,未标注于任何民用海图的区域,“海螺号”科研船正随着墨蓝色的涌浪轻轻起伏。这艘隶属于“守望者之家”海洋异常分部的船只,外表看似普通的海洋考察船,但其龙骨和舱壁上却篆刻着细微的、能中和低强度能量扰动的符文,探测设备也经过邵博士团队的深度魔改。
船体内,主控舱的气氛却不像海面那般“平静”。
“读数又跳了一下!方位2-7-0,深度一千二百米,距离三链!”年轻的操作员声音紧绷,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个时隐时现、不断变换形态的光点。它不像已知的任何海洋生物或地质活动信号,更像是一个……在不断尝试自我编译却又屡屡出错的能量签名。
“稳住。”回应他的是站在指挥席前的雷昊。他曾是秦武手下最得力的队员之一,身材壮硕,脸上有一道穿越“迷雾小镇”时留下的浅疤。如今,他是这支海上应急反应小队的队长。他失去了曾经在绝境中爆发出的、能短暂强化体能的“怒涛”回响,但那份在生死间磨砺出的沉稳和决断力却沉淀了下来。
“声纳阵列重新校准,聚焦该区域。放出‘小丑鱼’无人机,进行抵近光学侦察和微能量采样。”雷昊的命令清晰下达。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移动,调出了该海域近三个月所有的监测数据、洋流图、甚至包括过往船只的航行记录。他不能再依靠直觉或者说冥冥中的感应去判断危险,必须依赖这些冰冷的数据和严谨的步骤。
“队长,‘小丑鱼’传回画面了。”
主屏幕上出现了深海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幽暗的海水中,只有探测器自身灯光照亮的一小片区域。起初,什么都没有。突然,画面边缘的海水开始出现不自然的扭曲,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观看。紧接着,一道细微的、如同发丝般的银白色裂缝凭空出现,长约半米,无声地悬浮在海水中。裂缝边缘闪烁着不稳定的微光,偶尔有极细微的、冰晶般的能量碎屑从中剥落,随即消散。
“确认了,是微型空间褶皱,不稳定态。”雷昊沉声道,眉头紧锁。这种尺度的褶皱,甚至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异常点”,更像是一个宇宙伤疤愈合过程中产生的“死皮”或者“静电”。它本身可能不具备主动攻击性,但其不稳定的能量散发,可能会干扰经过船只或飞机的精密电子设备,更可能吸引一些对能量敏感的本土深海生物发生不可预测的异变。若放任不管,它或许会自行消散,也或许会缓慢成长,或者……在某个瞬间因为外部干扰而释放出一次小范围的能量冲击。
在过去,拥有“回响”之力的队员们,或许能尝试用自身能力去“抚平”或“堵塞”这种微小的裂隙。但现在,他们只能依靠技术。
“执行‘织网’协议。”雷昊下令。
船体两侧打开发射口,数台造型奇特的无人机如同游鱼般潜入深海。它们并非攻击性武器,而是在邵博士实验室里诞生的“稳定锚无人机”。它们迅速在空间褶皱周围布设下一个无形的能量场,这个能量场的作用并非强行摧毁裂缝,而是通过模拟周围稳定的空间参数,对其进行“诱导”和“安抚”,鼓励其自我闭合。
过程远非一帆风顺。
“能量场受到干扰!褶皱的振荡频率在加快!”操作员报告,声音带着一丝慌乱。屏幕上,那条银白色的裂缝如同被激怒的蛇般扭动起来,散发出的光芒也变得刺眼。
“是路过的一群皇带鱼!它们的生物电场干扰了‘织网’!”另一名队员发现了原因。一群巨大的、如同银色缎带般的皇带鱼正从不远处游过,它们自身产生的微弱生物电,此刻却成了打破微妙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
“该死!”雷昊啐了一口。若是以前,他或许能凭借“怒涛”回响强行稳定住那片区域的水体,甚至驱散鱼群。现在,他只能依靠经验和预案。
“调整‘织网’频率,尝试与鱼群的生物电波段错开!‘海螺号’准备发射低频声波驱散鱼群,注意强度,不要伤及它们,也不要刺激到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