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分析了金字塔的方位,解读了苏美尔王表中的神秘记载,对比了世界各地关于“洪水灭世”前文明的传说,勘察了复活节岛巨石像可能指向的星空……信息浩如烟海,真假难辨。
零也调整了方法。她不再局限于冥想室,而是在肖雅筛选出的、具有“初始”或“门户”象征意义的数个重点遗迹的全息影像前静坐,尝试进行“远程”感应。
在凝视着土耳其哥贝克力石阵那些万年前雕琢的、环绕着“t”形巨柱的环形结构时,她感受到一丝微弱的、类似于“基石”网络稳定地脉时的共鸣,但过于飘渺。
在感受着玛雅金字塔与天文现象的精准对应时,她察觉到一种对秩序和规律的极致追求,与“先驱者”工程师的严谨特质隐隐相合,但缺乏关键联系。
在面对着英国巨石阵那亘古矗立的石圈时,一种苍凉、孤寂而又指向明确的感觉掠过心头,仿佛在等待着某个特定时刻、特定角度的星光来开启什么,但感觉依旧模糊,无法与“初始之扉”的坐标产生直接关联。
时间一天天过去,搜寻工作陷入了僵局。仿佛有一张无形的网,过滤掉了所有直接指向目标的线索。
直到有一天,邵博士提出了一个被忽略的细节。
“我们一直在寻找‘空间’上的异常,”她在会议上调出了一份地质报告,“但‘先驱者’留下的参数里,有一个‘现实基准锚点偏移’。这是否意味着,‘初始之扉’的存在,不仅仅扭曲了空间,还可能……轻微地影响了时间,或者至少,影响了我们对‘现实’的基准感知?”
这个想法如同投入静水中的石子,激起了涟漪。
“影响时间?或者感知?”肖雅陷入沉思,“如果是这样,常规的探测手段确实很难发现它。因为它可能存在于一个与我们现实时间流略有差异的‘夹缝’中,或者其存在本身就会让观测者的意识产生下意识的‘忽略’。”
零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排斥……隐匿……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也可能是认知上的!我们之所以找不到,是因为我们‘看’的方式不对!或者说,我们潜意识里在‘拒绝’看到它!”
她再次闭上眼睛,但这次,她不再去“寻找”,而是尝试放空自己,让自己进入一种类似深度冥想的状态,削弱自身意识对“现实”的固有认知锚定,去感受那片坐标区域在“感知层面”的“扭曲”或“空白”。
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尝试,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认知混乱。林默立刻示意邵博士启动最高级别的神经监测和稳定设备,连接到零的身上。
零的呼吸变得绵长,脑波监测仪上的曲线显示出她正在进入一种非正常的意识状态。她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抵抗着某种无形的压力。
突然,她身体微微一颤,低声呓语:“……沙……流动的……金色……海市……不是幻影……”
“沙?金色?海市蜃楼?”肖雅迅速记录下这些关键词。
“是错觉……还是……倒影?”零的声音断断续续,仿佛在艰难地捕捉着转瞬即逝的灵感,“时间在那里……碎了?像镜子……”
猛地,她睁开眼睛,瞳孔中残留着一丝惊悸和难以置信。
“不是隐藏在天文数据里,也不是藏在某个古代遗迹下。”零的声音带着确信,“‘初始之扉’的‘路径’,或者说它的‘影子’,投射在现实世界的位置,是一个……时空结构本身就不稳定的地方!一个海市蜃楼不再是光学幻觉,而是过去时空碎片真实投影的区域!”
她的手指在全球地图上快速移动,最终停在了一片广袤的、被标注为极度危险和未知的沙漠区域。
“这里!”零笃定地说,“我感觉到那里有强烈的时空褶皱,以及……一种与‘钥匙’共鸣频率相似的、极其古老的‘锁定’痕迹。‘初始之扉’在现实世界的‘印记’,就在这片沙漠的深处!我们要找的‘遗产’入口,与一个时空回廊的入口重叠了!”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沙漠。时空回廊。真实投影的海市蜃楼。
寻找“先驱者”遗产的路径,在经历了星辰大海和故纸堆的迷茫后,最终竟指向了地球上最严酷、最神秘的自然环境之一。
新的挑战,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