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冰封之城(1 / 2)

钻头最终停在了距离空腔顶部仅剩十米的位置。零的警告像一道冰锥,悬在每个人的心头。是古老矿藏,还是恐怖囚笼?这最后的十米,成为了理智与未知之间最薄的隔膜。

经过肖雅和邵博士的重新扫描与分析,他们选择了一个相对“薄弱”的点——并非结构脆弱,而是能量波动稍显平缓的区域。接下来的工作不再是粗暴的钻探,而是小心翼翼的热能切割与物理破碎相结合,力求将扰动降到最低。这个过程缓慢得令人窒息,每一次冰层的碎裂声都让神经紧绷。

当最后一块阻隔被移除,一个幽深的、向下延伸的洞口出现在冰层之下。没有预想中的能量喷发,也没有怪物涌出,只有一股比外界更加古老、更加沉静的寒冷空气,混合着尘埃与时间的气息,从洞口缓缓逸出。

探照灯的光柱刺破下方永恒的黑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尽的虚空。但随着光柱的移动和深入,模糊的轮廓逐渐显现。那不是自然形成的岩层或冰窟,而是……建筑的顶端。

“我的天……”不知是谁,在通讯频道里发出了一声压抑的惊叹。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座城。

一座被完全封存在数千米厚冰川之下的、巨大得超乎想象的城市遗迹。

林默命令将更多照明设备投入洞口。当数十道强力光柱如同神只的视线般扫过这片被遗忘的空间时,冰封之城的全貌,以一种令人灵魂震颤的方式,缓缓揭开了面纱。

这座城市并非嵌入冰层,而是被一个巨大的、近乎透明的冰晶穹顶所笼罩。穹顶之下,是密密麻麻、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它们的风格与“回廊”的诡异精密、“编织者”的有机和谐截然不同。这里的建筑极其粗犷、庞大,充满了实用主义至上的力量感。

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建筑主体是由某种暗沉的、仿佛融入了矿物颗粒的金属构成,线条硬朗,棱角分明。高耸的塔楼如同巨大的方碑,直刺穹顶;宽阔的桥梁连接着不同的建筑区块,桥身厚重,看不到任何华丽的雕栏;街道规划横平竖直,透着一股冷酷的效率。许多建筑的外墙上,附着着粗大的管道和能量传导线路,如同城市的血管与神经,虽然早已停止运作,但依然能想象昔日能量奔流不息的景象。

冰,是这里的主宰。厚厚的、泛着幽蓝光芒的冰层覆盖了一切。冰棱从穹顶垂落,如同倒悬的森林;冰霜包裹着每一座建筑,为它们披上了晶莹的外壳;街道被坚冰填满,形成光滑的冰面。探照灯光在这些冰晶间无数次反射、折射,使得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幽冷、神秘而瑰丽的光芒,仿佛踏入了一个巨人的水晶宫。

“规模……太大了。”肖雅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根据扫描,这座城市至少有五十平方公里的可探测区域,这还只是穹顶之下的部分。其建筑结构强度……高得惊人,似乎是为了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或冲击而设计的。”

“能源系统完全沉寂,”邵博士补充道,她操控着探测器,“但残留的能量签名……非常奇特,狂暴,且极具侵略性。与我们之前接触过的任何能量形式都不同,更偏向于……某种强效的榨取与转化。”

破冰船无法进入,团队只能通过悬吊系统,乘坐小型考察舱,如同几粒微尘般,缓缓降落到这座死寂之城的表面——一条被冰封的宽阔主干道上。

踏上冰面的瞬间,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穿透了特制靴底的保温层。寂静,是这里的另一重主宰。除了他们自己装备运转的微弱声响和呼吸声,再无任何声息。空气凝滞,时间在这里仿佛被冻结了百万年。

林默蹲下身,用手套拂开地面冰层表面的一些浮冰,露出了下方暗沉的金属路面。路面上刻着深深的、规则的防滑纹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花纹或文字。“真言回响”在这里依然滞涩,但他能感觉到,这座城市本身就像一块巨大的、冰冷的铁砧,曾经承受过无数次的锻打,承载着一个文明全部的重量与抉择。

秦武警惕地环视四周,手中的重型武器随时准备开火。他的“磐石回响”在这里感到一种奇异的共鸣,不是温暖,而是与这种坚硬、冰冷环境的某种认同感。“这些墙壁……厚得离谱,而且材料……我没见过。”

零则显得异常安静,她行走在队伍中间,目光有些迷离地扫过那些冰封的建筑。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去主动“同调”,反而像是在小心翼翼地回避着什么。直到她路过一个半嵌入冰壁、造型奇特的装置残骸时,她猛地停下了脚步,脸色瞬间变得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