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动员令,没有豪言壮语。所有技术人员默默回到了自己的岗位。高精度的3d打印机发出细微的嗡鸣,喷射着特种合金粉末;能量雕刻笔在显微镜下,于生物陶瓷基板上刻画着比发丝还细的脉络;负责组装的人员戴着隔绝静电的手套,像进行脑外科手术一样,将一个个微小的构件拼接起来,每一次对接都伴随着精密的能量读数检测。
肖雅穿梭在各个工作台之间,眼睛像扫描仪一样检查着每一个细节,不时提出调整意见。她的大脑高速运转,同时处理着设计优化、制造问题、能量校准和与邵博士的远程数据验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第一个原型装置被制造出来,只有核桃大小,表面光滑,闪烁着金属和陶瓷特有的光泽,内部隐约可见细微的能量流光。它被放入一个模拟“守护者”能量环境和深渊侵蚀环境的测试台中。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测试开始。模拟的幽蓝能量流流过装置,它毫无反应,如同沉睡。接着,一丝模拟的暗紫色侵蚀能量注入。
刹那间,原型装置内部核心亮起一抹微不可查的翠绿光芒,一道细微到几乎无法探测的能量脉冲——那道“负谐振波”——精准射出,与那丝侵蚀能量碰撞在一起。没有爆炸,没有闪光,那丝暗紫色能量就像被橡皮擦掉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而装置本身的光芒也迅速黯淡下去,恢复平静。
实验室里沉寂了一秒,随即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成功了!谐振抵消有效!”
“能量消耗在预设范围内!”
“结构稳定性通过初步测试!”
肖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紧绷的神经稍微松弛了一点点。但这只是开始。
“按照这个标准,加快生产速度。秦武,列出需要投放中和装置的区域坐标优先级,我们需要确定制造数量和在每个节点投放的密度。”
“已经在做了。”秦武点头,调出了肖雅之前计算出的能量路径图,“第一批优先保障连接‘伤疤’节点的三条主要能量干道,预计需要十二个单元。”
“工程组,准备深海投放载具!要求精准定位,无声投放,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能量扰动!”
“明白!‘海星’投放器已待命,正在进行最后校准!”
移动实验室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微型工厂,每一个成功下线、通过检测的能量中和装置,都被小心翼翼地放入特制的储存箱,由工程组接收,安装到如同深海章鱼般的“海星”投放器机械臂上。
这些小小的、蕴含着人类智慧、远古遗物力量以及对生命本身理解的装置,即将被送往黑暗的深海,去执行一项关乎存亡的微妙任务。它们是人类伸向古老受伤者的、最温柔也最坚定的一双手,试图用最细微的力量,去拨动那关乎亿万生灵命运的天平。
肖雅看着最后一个中和装置被取走,抬手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她的任务还没完成,接下来,她需要实时监控所有装置的投放位置、激活状态以及整体能量场的变化,为林默的稳定力场和零的意识沟通,提供最精确的数据支持。
她望向观察窗外那片无尽的黑暗,心中默念:
“免疫网络即将布下,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