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深渊回响无限流 > 第302章 高原反应与能量异常

第302章 高原反应与能量异常(2 / 2)

片刻后,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疲惫:“肖雅的分析是对的。这里的能量场...它本身似乎拥有某种初级的‘意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顽固的‘习性’。它拒绝被定义,被解析,被控制。我们的‘回响’之力,作为一种高度有序的、源自‘深渊’规则的力量,在这里就像是滴入沸油中的水,引发了剧烈的、本能的排斥和干扰。”

他看向众人,语气严肃:“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克服生理上的高原反应,还必须尽快让我们的‘回响’适应这种环境。否则,在关键时刻,能力失控可能比能力失效更加致命。”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是艰难的适应过程。

在“异策部”提前安排好的高原适应基地里,团队成员们经历着生理和精神的双重考验。

李慕不得不大部分时间闭着眼睛,或者戴上特制的滤光眼镜,以减弱那无处不在的、混乱能量流对他视觉的冲击。他尝试着不再去“看清”每一道能量轨迹,而是学着去感受它们的整体“流向”,就像在狂暴的河流中寻找隐藏的暗流。

零则选择独自坐在基地外围的一块巨大岩石上,任由高原凛冽的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她不再试图去“理解”那些混杂的低语,而是放空自己,让自己的“同调回响”像一片羽毛般,轻轻地“漂浮”在这片能量的海洋之上,感受其原始的节奏和情绪。渐渐地,那些咆哮的风声、冰冷的雪气、灼热的阳光,在她感知中不再是无意义的噪音,而是这片土地独特的“呼吸”。

岩心脱掉了靴子,直接赤脚站在裸露的、冰冷的地面上。他放弃了去解读那混乱的“大地脉动”,而是将自身的存在感降到最低,试图像一块真正的岩石那样,融入这片土地,感受其最深沉、最基础的稳固。

肖雅则埋头在大量的数据中,试图为这种独特的能量干扰现象建立一个临时模型。她发现,这种干扰并非完全随机,其强度与海拔、地质结构、甚至日照强度都有微弱的关联。她开始尝试预测短时间内的“能量湍流”峰值,以便团队在相对平静的窗口期行动。

阿哲则在修理和改装他的设备,为它们加装更厚重的屏蔽层,并设计了一些基于机械原理和非敏感元件的备用探测方案,以应对电子设备随时可能失灵的状况。

林默是适应得最快的一个。他的“真言回响”本质上是与“规则”对话,而这片高原的能量场,虽然混乱,其本身也是一种古老的、未被完全驯服的“规则”体现。他不再试图去对抗或者扭曲这种规则,而是学着去倾听,去辨别其中相对稳定的“音节”。他发现,当钥匙部件产生微弱共鸣时,周围能量场的扰动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短暂的有序,这或许可以成为他们下一步行动的路标。

几天后,团队初步适应了高原环境。生理上的不适逐渐减轻,虽然呼吸仍比在平原时费力,但已无大碍。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身“回响”之力的掌控恢复了一定的稳定性,虽然远未达到最佳状态,但至少不再轻易失控。

“我们必须出发了,”林默召集了所有人,他手中的钥匙罗盘依旧闪烁着不稳定的光芒,但指向性似乎比刚到时稍微清晰了一点,大致指向西北方向的雪山深处,“钥匙的共鸣虽然微弱,但没有消失。这片土地的‘噪音’在干扰我们,但也可能...在保护着什么,或者掩盖着什么。”

窗外,高原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下来,将远方的雪山峰顶映照得熠熠生辉,壮丽非凡。但那壮丽之下,是严酷的环境和无处不在的能量乱流。

高原反应与能量异常,成为了他们探寻真相之路上的第一道,也是持续存在的关卡。他们的“回响”之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变得不再可靠,前方的道路注定充满了未知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