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深渊回响无限流 > 第161章 能力训练与整合

第161章 能力训练与整合(2 / 2)

“推演,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建立动态的、包含多种可能性的模型。” 研究员告诉她,“你需要考虑更多变量,甚至包括‘意外’和‘混沌’。”

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并非休息,而是在脑海中重新构建推演模型。她尝试不再追求单一的“最可能”结果,而是并行推演出数条可能的“未来路径”,并为每一条路径赋予一个概率权重。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目光更加沉静。新的图像流开始,她不再急于给出唯一答案,而是快速标注出几个关键分歧点,并附上不同发展方向的概率评估。

“评估通过。预判准确率提升至78.2%。” 电子音再次响起,虽然仍未完美,但已是显着进步。

肖雅轻轻呼出一口气,感觉大脑有些透支般的疲惫。开发“推演”的战斗预判,意味着她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处理远超常人负荷的信息,并做出概率性的决策。这不仅是能力的提升,更是思维模式的蜕变。她开始学习,在绝对的理性中,为“不确定性”留出一席之地。

……

最令人担忧,也最难以捉摸的是零。

她被安置在一个特殊的感应室内,这里没有复杂的设备,只有柔和的光芒和不断变换的、极其微弱的背景能量场。零抱着膝盖坐在房间中央,眼神有些迷茫和怯生生。

她的“同调回响”最为特殊,是完全被动的触发,且伴随着失控的风险。训练的目标,是让她学会主动控制,至少是引导这种能力。

“试着去‘感受’周围的能量,零。” 林默的声音通过通讯器温和地传来,他结束了初步冥想,不放心地过来关注,“不要抗拒,也不要完全沉浸,试着像……用手轻轻触碰水流一样。”

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起初,周围一片寂静。渐渐地,她开始捕捉到那些弥漫在空间中的、如同尘埃般漂浮的微弱能量粒子。它们杂乱无章,缓缓运动。

她尝试着,像林默说的那样,伸出自己的“感知”。这很困难,她的能力如同不受控的触手,要么完全封闭,要么就彻底放开,导致同调失控。

一次,两次……她失败了。要么什么都感觉不到,要么瞬间被某种能量的频率带偏,身体微微颤抖,显示出不适。

“慢慢来,零。” 肖雅的声音也接了进来,带着她特有的冷静,“将你的意识想象成一个过滤器,只选择一种能量频率去接触,比如……现在室内光线的频率。”

零努力集中精神,摒弃杂念。她想象着自己的意识变成了一张网,网眼很小,只允许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她小心翼翼地“撒出”这张网。

刹那间,她成功了!她清晰地“听”到了室内光芒那温和而稳定的“声音”,一种令人安心的、持续的振动。她甚至能微微调整自己的“频率”,让这种感知变得更加清晰或模糊。

她睁开眼,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并非因为记忆碎片,而是源于自身掌控力的、细微的欣喜表情。

“我……感觉到了。” 她轻声说,声音虽小,却带着一丝笃定。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距离真正主动、可控地同调其他能力或复杂规则还相差甚远,但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开端。她开始学习,如何成为能力的主人,而非被动的载体。

……

当天的集体训练项目,是初步的协同作战演练。

在模拟战场上,林默尝试用初步稳定的“真言回响”干扰虚拟敌人的行动指令,虽然效果微弱且持续时间极短,但确实制造了瞬间的僵直;秦武则练习在林默制造机会的瞬间,将“磐石”之力集中于拳锋,发动更具爆发力的反击;肖雅高速分析着战场数据,试图预判敌人下一个火力点的位置,虽然时灵时不灵,却也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预警;零则被要求待在相对安全的位置,尝试用刚刚学会的微弱控制力,去感知模拟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隐藏能量陷阱。

配合显得生疏,失误频频。林默的干扰时有时无,秦武的爆发有时会错过时机,肖雅的预判偶尔会给出错误信息,零的感知更是模糊不清。

一次配合失误,虚拟敌人的能量攻击穿透了防御,训练系统判定“重伤”。

四人气喘吁吁地停下,互相看了一眼,脸上没有气馁,只有更加坚定的认真。

“我的干扰不稳定,下次我会更注意时机。”林默抹去额头的汗,率先开口。

“我的突击慢了半拍,节奏没跟上。”秦武沉声道。

“数据模型需要调整,我忽略了环境变量的影响。”肖雅快速记录着。

零看着他们,小声说:“我……我会努力看得更清楚。”

没有指责,只有对自身不足的清晰认知和积极改进的意愿。他们深知,个人的强大固然重要,但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回廊中,唯有信任与默契,才能将彼此的能力拧成一股绳,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力量。

训练室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长,映在冰冷的金属墙壁上。汗水、疲惫、一次次的失败与微小的进步,构成了他们在这个相对安全的港湾中的日常。

外界暗流涌动,强敌环伺。但在这一方训练场内,四人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磨合。他们正在将自己打磨成更锋利的刃,更坚固的盾,为即将到来的、更加残酷的风暴,做着最坚实的准备。深渊的回响在他们体内震荡、回应,逐渐汇聚成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