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之厅的星光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冷冽。明的话语散去,但历史的重量和现实的复杂格局,却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与会者的心头。没有时间沉湎于对古老起源的惊叹,他们必须立刻厘清脚下这片名为“高层级”的战场。
明没有留给众人太多回味的时间,她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而冷静,如同在星图上标注坐标,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势力版图。
“历史的分歧,塑造了当下的格局。”她开门见山,目光扫过林默、秦武、肖雅和零,最终落在那几位气息各异的元老身上,仿佛在进行一次无声的确认。“在高层级,回响者们因理念、目标和手段的不同,主要形成了三大势力阵营。理解他们,是你们在此地生存、乃至寻求归途的前提。”
她微微抬手,群星之厅中央的星光再次汇聚,但这次不再模拟历史,而是勾勒出一幅简略却意蕴深远的三足鼎立态势图。
“首先,是‘守望者’。”明指向其中一片呈现稳定暗黄色、边界清晰的光域。这片光域给人一种厚重、坚实、仿佛与“回廊”基础结构融为一体的感觉。“他们,是古老‘镇守学派’理念在当代最直接、也最主流的继承者。”
“‘守望者’并非一个高度集权的单一组织,更像是一个由众多秉持相似理念的团体、城邦乃至独行者组成的松散联盟。他们的核心信条,与‘镇守学派’一脉相承:维持‘回廊’囚笼的稳定与完整,是高于一切的首要任务。任何可能破坏‘回廊’结构平衡、加剧‘深渊’不稳定的行为,都是他们警惕和反对的对象。”
一位身披仿佛由星光织就长袍的元老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沧桑与坚定,他是“守望者”理念在“曙光”内部的坚定支持者:“‘回廊’即是堤坝,我等便是守堤人。堤坝或有渗漏(他看了一眼林默等人,意指‘回响’之力),但绝不可因治理渗漏而动摇坝体根本。‘守望者’致力于研究‘回廊’的运行机制,修复我们在探索中发现的规则破损点,监控‘深渊’能量的波动。他们相信,在彻底理解并找到万全之策前,维持现状,将威胁牢牢封锁,是唯一理性的选择。”
明接过话头,语气平和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守望者’阵营中,不乏像我们‘曙光’这样,在‘守望’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理解、探索归途的团体。我们认为,纯粹的、被动永恒的‘镇守’并非长久之计,必须在维护稳定的同时,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修复‘回廊’,还是为所有被困于此的灵魂找到一条离开的道路。这也是我们‘曙光’名字的由来——在守望长夜的同时,追寻黎明。”
她话锋微转,指向那片暗黄色光域中一些略显暗淡、边界模糊的区域:“但也有一部分‘守望者’,他们的立场更为保守,甚至趋于僵化。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冒险’,包括对‘回廊’系统过于深入的探测,或是与理念不同的势力进行深度接触。在他们看来,维持现状即是胜利,任何改变都可能引发连锁灾难。这种内部的……光谱差异,是‘守望者’阵营需要 stantly (持续)面对的挑战。”
林默若有所思。这解释了为何“曙光”在获取情报和行动时,有时也会显得束手束脚,除了外部威胁,内部这种保守力量的制衡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与‘守望者’的‘维持’理念截然相反的,”明的手指移向另一片光域,那里跃动着极度纯粹、甚至显得有些刺目的炽白色光芒,充满了攻击性和不容置疑的意味,“是‘净化者’。”
这片光域给人的感觉,如同未经稀释的强酸,带着一种要将一切“不纯”之物彻底焚烧、分解的决绝。
“‘净化者’,顾名思义,是‘净火学派’极端理念的当代践行者。”明的语气带着明显的凝重,“他们坚信,‘深渊’的存在本身即是原罪,是附着在宇宙肌体上的绝对腐化。任何与之相关的,无论是泄漏的‘回响’之力,还是被其能量侵蚀的区域、生物,乃至……深度觉醒的回响者本身,都是需要被‘净化’的污点。”
那位周身环绕淡蓝冰晶的元老冷哼一声,空气中仿佛有冰屑凝结:“他们是一群被‘纯粹’愿景蒙蔽了双眼的疯子。在他们的词典里,没有‘共存’,没有‘隔离’,只有‘毁灭’与‘洁净’。他们发展出各种危险的仪式和技术,试图聚集庞大的能量,模拟甚至超越古代‘净火学派’的理论,目标直指‘深渊’核心,意图将其‘彻底蒸发’。”
明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更危险的是,‘净化者’往往为了达成目的,不惜代价。他们可能利用某些高风险的副本规则,人为制造能量风暴;可能强行‘净化’那些他们认为已被‘污染’的回响者或中立区域,造成无差别的毁灭;甚至可能尝试触动‘回廊’某些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危险的底层协议。他们的行为,在‘守望者’看来,与引爆弹药库来清除库房里的老鼠无异,其引发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不可控的。”
肖雅忍不住低声对林默说:“纯粹的理想主义,一旦失去对手段的约束和对后果的敬畏,其破坏力往往比明确的恶意更加可怕。”林默默默点头,他想到了某些历史上打着“净化”旗号的行径,其造成的创伤往往远超其所声称要消灭的“邪恶”。
“而第三股势力,”明的手指最终点向那片最为诡异、不断扭曲变幻、内里仿佛蕴藏着无尽黑暗与诱惑的深紫色光域,她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带着强烈的警示意味,“便是‘利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