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肖雅捕捉到另一个关键词,“对稳定存在具备高度敌意。这描述很模糊,但听起来不像是有智慧的生物,更像是一种…维护机制?或者某种基于本能的掠食者?”
“无论是什么,都必须极度警惕。”林默点头,“在一个规则混乱的环境里,任何我们认知中的‘稳定’,都可能成为攻击的目标。”
接下来的时间,团队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他们利用“曙光”提供的基础信用点(一种在高阶区域流通的、由贡献度和积分转化的货币),在官方兑换点补充了必要的物资:高能量压缩食物、纯净水、多功能医疗包。同时,他们重点研究了“规则混乱”可能带来的影响。
肖雅尝试推演几种常见的物理常数(如重力G值、光速c、普朗克常数h)发生微小或剧烈变动时,对环境和人体可能产生的极端后果,并制定了数套极其简略的应急方案。秦武则开始进行适应性训练,尝试在不稳定的能量场上维持“磐石回响”的防御,效果甚微,但他坚韧的意志力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产。零则被林默要求,尽量放松心神,不去主动“倾听”那可能存在的、过于混乱的“声音”,以免在进入副本前就受到精神污染。
林默自己,则将注意力集中在“遵循内心的指引”这条提示上。在规则缺失或混乱的环境里,外部的参照物不可信,那么唯一能依赖的,或许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直觉、意志和那份源于“真言回响”的、对“真实”与“虚假”的微妙辨别力。他反复锤炼着这种内在的感知,尽管每次深入动用“真言”都会带来针扎般的头痛,但他明白,这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团队的灯塔。
十二小时的准备时间转瞬即逝。
当那冰冷的倒计时归零的刹那,熟悉的传送感再次包裹了所有人。但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这次的传送过程极不稳定,仿佛乘坐着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的小船,强烈的眩晕和失重感袭来,周围的纯白色空间开始扭曲、破碎,化作无数飞速掠过的、光怪陆离的色块和线条。耳边不再是寂静,而是充斥着尖锐的、仿佛玻璃摩擦的噪音,以及某种低沉的、源自空间本身被撕裂的呻吟。
零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下意识地抓住了身旁林默的衣袖。秦武低吼一声,周身淡黄色的光芒一闪而逝,试图稳定身形,但那光芒在剧烈的空间波动中如同风中残烛。肖雅紧闭双眼,脸色苍白,全力对抗着生理上的极度不适。
林默强忍着剧烈的头痛和恶心,努力睁大眼睛,试图在这片混沌的传送通道中捕捉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他看到了一些一闪而过的景象:破碎的城堡尖顶漂浮在虚无中、半截巨大的星舰残骸与茂密的森林诡异拼接、燃烧的都市街道尽头是冰冷的冰川……这些仿佛来自不同世界、不同维度的碎片,被强行糅合在一起,构成了《虚空回廊》光怪陆离的一角。
不知过了多久,那剧烈的颠簸终于逐渐平息。
脚下一震,传来了触地的实感。
四人稳住身形,警惕地环顾四周。
他们正站在一块巨大的、不规则的多边形灰色石质平台上。平台悬浮在无尽的虚空中,上下左右皆是无垠的黑暗,唯有极远处,零星点缀着一些散发着微弱光芒的、同样奇形怪状的悬浮物,像是碎裂的星辰,又像是其他世界的残片。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空”感,并非真空,而是某种…缺乏稳定物理规则支撑的虚无。光线在这里似乎传播得有些迟滞,声音也带着一种怪异的回响,仿佛在穿过粘稠的介质。
最令人不安的是,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的空间本身就像一片平静但暗藏无数漩涡的湖面,脚下平台传来的重力似乎在轻微地、无规律地变化着,时而正常,时而感觉身体轻飘飘的,时而又仿佛被无形的手向下拉扯。
规则混乱之地——《虚空回廊》,到了。
而他们的生存试炼,就在这片违背常理、危机四伏的虚空碎片中,正式展开。远处,某个巨大的、如同水母般半透明的奇异构造体缓缓飘过,发出幽幽的蓝光,那或许是一块空间碎片,也或许是…所谓的“清道夫”。
林默深吸一口带着奇异金属腥味的空气,低声道:“保持警惕,跟紧我。在这里,相信你们的直觉。”
他的声音在这片诡异的虚空中,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