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天音寺内观自在(1 / 2)

兽神浩劫,最终以一场两败俱伤的惨烈方式暂告段落。道玄真人强行催动诛仙剑阵,虽重创兽神,将其逼回南疆,自身却也油尽灯枯,形同废人,青云门元气大伤。正道各派亦是损失惨重,亟待休养生息。魔教则趁机扩张势力,鬼王宗更是暗中加快了四灵血阵的筹备。

世间似乎进入了一段暴风雨后短暂的、压抑的平静。

而李长青,则在这片平静中,悄然来到了位于须弥山上的天音寺。

天音寺,佛门圣地,千年古刹,香火鼎盛。与青云山的凌厉、焚香谷的灼热、鬼王宗的诡秘不同,天音寺散发出的是一种中正平和、慈悲庄严的气息。晨钟暮鼓,梵唱声声,洗涤着信徒的心尘。

李长青此来,并非为了礼佛,而是为了那藏于寺中的天书第四卷。

据他所知,天书五卷,分散于各处。第一卷在死灵渊,主掠夺;第二卷在鬼王宗,主操纵;第三卷在天帝宝库,主自然衍化;而这第四卷,便藏于天音寺的无字玉壁之中,据说蕴含的是“寂灭”、“超脱”的佛门至理。

前几卷天书,分别从力量运用、精神操控、宇宙规律等方面给予他启发,使得他的金丹大道愈发完善。这第四卷关乎“寂灭”与“超脱”,或许能为他指明离开此界、真正超脱的最后方向。

他并未显露行迹,只是如同一个最普通的香客,随着人流步入寺中。大雄宝殿内,金身佛像宝相庄严,低眉垂目,俯瞰众生。诸多僧侣与信徒跪拜祈福,神色虔诚。

李长青立于殿外,目光却仿佛穿透了层层殿宇,落在了后山那面光滑如镜、却空无一字的玉壁之上——无字玉壁。

在他的神识感知中,那玉壁并非真正的空无。其内蕴藏着一种极其内敛、却浩瀚无边的意蕴,那是历经无数高僧大德禅心浸染、凝聚了佛门千年寂灭超脱之念的结晶!天书第四卷的奥秘,便隐藏在这“无字”之中。

他没有急于前往后山,而是在寺中缓步而行,感受着这佛门圣地的独特氛围。他看到僧人们课诵念经,神情专注;看到信徒们焚香祷告,心怀敬畏;也看到一些年轻沙弥在扫地担水,践行着“担水砍柴,无非妙道”的禅理。

“佛门修行,重在修心,见性成佛。讲究放下执着,明心见性,求得解脱……这与道家金丹大道的‘内求圆满’、‘我即是道’,看似路径不同,终点却似乎有相通之处。”他心中思忖着。

行至藏经阁附近,他听到阁内传来阵阵辩论之声。乃是天音寺年轻一辈的佼佼者法相,正在与几位师兄弟探讨佛法精义。

“……是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法相声音温和,却字字清晰。

“法相师兄,既言万法皆空,那我等修行,所修为何?所求为何?”一僧人问道。

“修行非为有所得,乃为无所执。所求者,非是外物,乃是本心清净,智慧通达,最终破迷开悟,得大自在。”法相答道。

李长青驻足聆听片刻,微微颔首。佛门对于“心”与“性”的探讨,确实极为深刻。其“破执”、“悟空”的理念,对于淬炼道心、堪破虚妄,有着极大的助益。

夜幕降临,香客渐散,寺中恢复了宁静。

李长青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后山无字玉壁之前。

月光如水,洒在光洁的玉壁上,反射出清冷的光辉。玉壁之前,已有数位老僧盘坐入定,似乎在参悟着什么,正是普泓、普空等天音寺神僧。

李长青并未打扰他们,只是静静地站在不远处,目光落在玉壁之上。

他没有用神识强行探查,而是放空了心神,让自己的意念与这玉壁散发出的寂灭禅意缓缓接触、交融。

起初,玉壁依旧空空如也,仿佛只是一块普通的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