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契约变大蛟胡黄虎众仙猎东北岭 > 第205章 棒槌鸟,三百年野山参

第205章 棒槌鸟,三百年野山参(1 / 2)

绿皮火车“哐哧哐哧”地在晨雾中穿行,闵政南和老李对坐在硬座车厢里,两人都没什么睡意。老李怀里抱着个半旧的帆布包,里面是他吃饭的家伙什——一个油光发亮的罗盘,几件奇形怪状的小工具。闵政南则只是看着窗外,眼神沉静,不知在想些什么。

抵达长白山脚下那个以采参闻名的屯时,已是下午。村子不大,依山而建,多是泥坯房,偶有几间显眼的青砖瓦房,显示着主人的家底。屯子里很安静,这个季节,能上山的劳力大多都进了山。

老李下了车,也不多话,从帆布包里取出那个古旧的罗盘,托在掌心,手指掐诀,口中念念有词。那罗盘上的指针并非简单地指向南北,而是微微震颤着,似乎在感应着什么无形无质的气息。他走走停停,脚步时而急促,时而缓滞,专挑那些老宅子、古树附近转悠。

闵政南默不作声地跟在他身后,目光锐利地扫过沿途的房屋和偶尔出现的村民。

最终,老李在一处四间相连的青砖瓦房前停了下来。这房子在屯子里算是顶好的了,院墙高大,门楼齐整,门口还蹲着两个饱经风霜的石墩子。老李收起罗盘,压低声音对闵政南道:“闵爷,这家有货。气息沉敛,带着老山林的土腥气和药香,是硬茬子,也是真佛。”

闵政南点了点头,上前两步,抬手敲响了厚重的木门。

“谁啊?”里面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带着警惕。

门“吱呀”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被山风吹得有些粗糙但眉眼清秀的脸,约莫二十出头。女子打量着门外两个陌生的男人,尤其是闵政南,他虽穿着普通,但那眼神和身姿,一看就不是寻常山民。

“我们找这家主事的人。”闵政南开口道,声音平和。

“都不在,”女子语气干脆,“上山了,你们晚上再来吧。”说完,也不等回话,“哐当”一声又把门关上了,插销落下的声音清晰可闻。

闵政南和老李对视一眼,没再多言,转身离开。

晚上七点,天色彻底黑透,山风带着寒意。闵政南和老李再次来到那青砖瓦房前。这一次,没等他们敲门,院门就自己开了。一个精瘦的老头蹲在门槛上,嘴里叼着个铜锅旱烟袋,“吧嗒吧嗒”地抽着,猩红的烟锅头在黑暗中一明一灭。他穿着靛蓝色的旧棉袄,头发花白,但一双眼睛在皱纹里闪着鹰隼般的光。

老头抬起眼皮,扫了两人一眼,吐出一口浓烟,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土话慢悠悠地道:“山不走空,水不流财。二位亮个蔓儿(报个来历)?是跑单帮的,还是拉竿子的?(是独自来的,还是有组织的)”

老李上前一步,拱了拱手,同样用带着某种行当韵律的腔调接话:“老爷子,俺们是吃‘露水饭’的,路过宝地,闻着香了,想讨碗‘黄汤’喝。(我们是憋宝人,听说您这有好东西,想买点人参)”

老头闻言,浑浊的眼睛眯了眯,上下重新打量了老李一番,又瞥了眼一直沉默但气场不容忽视的闵政南,哼了一声:“原来是憋宝的先生上门。说吧,啥事?麻溜滴。”

“老人家,能进去说话吗?”闵政南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让人无法拒绝的力量。

老头似乎有些不耐烦,但还是用烟袋锅子敲了敲门槛:“进来吧!脚底板干净点!”

两人跟着老头走进院子。院子很宽敞,收拾得也齐整。他们刚一进来,从东西两厢的屋里,悄无声息地陆续走出来六七个半大小子,大的不过十七八,小的只有十二三岁,个个精瘦结实,眼神里带着山里人特有的野性和警惕,默默地围拢过来,也不说话,就那么盯着闵政南和老李,形成一种无形的压迫。

闵政南面不改色,直接说明来意:“老人家,我们这次来,是想购买一些药材。百年以上的老山参,千年以上的太岁,不知道您老这儿,有没有库存?”

老头坐在院中的石磨盘上,又吸了口烟,慢条斯理地道:“有啊。就看你们,能不能出得起那个‘血’了。”

说完,他冲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小子努了努嘴。那小子会意,转身钻进正屋,不一会儿,捧着一个用红布盖着的木匣子走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磨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