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给我撤回去!”杉口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日军士兵们如蒙大赦,拖着伤员,狼狈地往回跑。可他们刚转身,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喊杀声——严英豪带着预备队从断崖后面冲了出来,拦住了他们的退路。
“杀啊!别让小鬼子跑了!”严英豪举着大刀,带头冲进日军队伍。
“砰砰砰”的枪声、“叮叮当当”的兵器碰撞声、日军的惨叫声混在一起,把山路变成了一片血海。日军腹背受敌,根本无心恋战,只顾着埋头逃窜,不少人慌不择路,掉进了路边的山沟,或者踩中了没被发现的地雷,被炸得粉身碎骨。
杉口骑着马,被几个卫兵护着,好不容易冲出了包围圈,回头一看,自己带来的两个大队已经溃不成军,死伤过半,路上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和武器,还有炸塌的山路和冒烟的地雷。
“八嘎!曹兴国!我跟你没完!”杉口气得浑身发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八路军战士们在后面追杀,一点办法都没有。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黑才渐渐平息。山路上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血迹和散落的武器,八路军战士们扛着缴获的步枪,押着俘虏,兴高采烈地往回走。
“老曹!你看咱们缴获了多少!”严英豪提着一挺歪把子机枪,笑得合不拢嘴,“光是步枪就有两百多支,还有三挺重机枪!这下可发财了!”
曹兴国站在山坡上,看着满地的狼藉,眉头却没舒展:“别高兴得太早。杉口虽然败了,但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让弟兄们抓紧清理战场,把能用的武器弹药都运回去,加强青石镇的防御。”
“知道了!”
野田平武跟在后面,看着眼前的惨状,脸色苍白。他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惨烈的伏击战——八路军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就把两个大队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这要是换了以前的他,恐怕也难逃厄运。
“曹团长,”野田平武走到曹兴国身边,声音有些发颤,“杉口回去后,会不会调更多的人来?”
“肯定会。”曹兴国点点头,“但这需要时间。咱们正好趁这个机会,巩固青石镇的防御,发动老百姓,跟他们打持久战。”
他顿了顿,看向野田:“你以前是日军军官,知道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在哪。能不能给我们指出来?”
野田平武毫不犹豫地说:“能!他们的补给线要经过黑风口,那里地势险要,很适合伏击!”
“好!”曹兴国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天我派一支小队,由你带路,去黑风口看看。”
“是!”野田平武挺直了腰板,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被信任的感觉。
回到青石镇,战士们把俘虏集中关押起来,开始清点战利品。百姓们听说八路军又打了大胜仗,都提着灯笼出来迎接,给战士们送水、送吃的,寨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团长,您看这鬼子的罐头,还挺香!”一个年轻的战士举着一罐牛肉罐头,兴奋地说。
曹兴国笑着说:“给俘虏也分点,别饿坏了。咱们是仁义之师,不是鬼子。”
“知道了!”
严英豪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名单:“老曹,这是这次战斗牺牲的弟兄名单,一共十五个……”
曹兴国接过名单,看着上面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眼神黯淡下来。他沉默了半晌,低声说:“找个好地方,给他们立块碑。等赶走了鬼子,我亲自给他们扫墓。”
“嗯。”严英豪的声音也低沉下来。
夜色渐深,青石镇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哨兵的脚步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狼嚎。曹兴国站在炮楼上,望着远处日军撤退的方向,久久没有说话。他知道,这次胜利只是暂时的,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但他有信心,只要军民一心,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野田平武也没睡,坐在营房里,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百感交集。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想起了那些死在战场上的同胞,又想起了八路军战士们的英勇和百姓们的支持,第一次对这场战争产生了怀疑。
“少佐,您还没睡?”一个曾经的部下走进来,递给他一块干粮。
野田平武接过干粮,咬了一口:“明天,我们要去黑风口。你去通知弟兄们,好好休息,明天跟我一起,为赎罪做点事。”
“是!”部下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炮楼上,曹兴国还在望着远方。严英豪走上来,递给他一件外套:“夜里凉,披上吧。”
曹兴国接过外套披上,叹了口气:“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
“快了。”严英豪望着天上的星星,“你看这星星,越来越亮了。等把鬼子都赶出去,咱们就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曹兴国点点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对。快了。”
远处的山林里,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仿佛在预示着黎明的到来。青石镇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像一颗颗顽强的火种,照亮了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
“你说,杉口明天会来吗?”一个哨兵小声问身边的战友。
战友紧了紧手里的步枪,望着黑暗的远方:“不知道。但不管他来不来,咱们都得守好这里。这是咱们用弟兄们的血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