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猎人的抗战 > 第483章 智夺军火 夜袭库营载甲归

第483章 智夺军火 夜袭库营载甲归(1 / 2)

第二天早上,地下党老陈同志汇报:“延寿县日军军火库里的装备足足可以再武装一个营!”

“老陈,你再说一遍,军火库里到底有多少家伙?”王黑风攥着黑风刀的手猛地收紧,刀鞘上的铜环“叮”地撞在一起,眼睛瞪得像要喷出火来。地下党联络员老陈刚从延寿县城摸回来,棉袍上还沾着城墙根的冻土,脸冻得发紫。

老陈往手心里哈了口白气,搓着冻僵的手指道:“王队长别急,我数得真真的——三挺重机枪,十二挺轻机枪,还有两箱掷弹筒,步枪至少两百支,子弹怕是有上万发!光是手榴弹就堆了半间屋,要是全拉出来,真能再武装一个营!”

曹兴国正趴在雪地上用树枝画军火库的草图,闻言猛地抬头,树枝在冻土上划出一道深痕:“库门是铁皮的?周围有多少岗哨?”

“铁皮门,焊死的,得用炸药才能炸开。”老陈蹲下身,指着草图上的位置,“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岗楼,每个岗楼里两挺机枪,周围拉着三层铁丝网,铁丝网底下还埋了地雷。守库的是日军一个加强排,全是精挑细选的老兵,据说夜里还会巡逻,一刻钟一趟。”

严英豪裹着绷带的左臂搭在膝盖上,手指敲着缴获的日军钢盔:“硬闯肯定不行,地雷和岗楼就是两道坎,咱们的炸药不多,炸开门就没剩多少了,万一惊动城里的鬼子,想撤都难。”

米西里中校蹲在一旁,蓝眼睛盯着草图,突然用生硬的中文道:“可以用‘声东击西’。我的士兵带了烟幕弹,先在西侧制造动静,把岗楼的机枪引过去,你们从东侧摸进去,怎么样?”他手里转着一颗tt-33手枪的子弹,铜壳在雪光下闪着冷光。

曹兴国眼睛一亮:“中校同志这主意好!不过还得加一道——让地下党同志在城里放火,就说粮仓又被袭了,把巡逻队引到城西去,咱们正好趁虚而入。”

王黑风立刻道:“我带刀队去排地雷!上次从炮兵阵地缴获的探雷器还能用,保证清出一条路!”

“我带国军弟兄负责炸库门。”严英豪拍了拍腰间的手榴弹,“咱们缴获的炸药虽然不多,但炸个铁皮门足够了。”

米西里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雪:“我的dp轻机枪会架在北侧的土坡上,掩护你们撤退。记住,凌晨三点动手,四点必须撤出,我的手表很准。”他抬起手腕,军用手表的表盘在晨光中反光。

入夜后,延寿县城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只有军火库方向还亮着昏黄的灯。地下党同志按计划在城西放了把火,火光冲天时,果然听到城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巡逻队骂骂咧咧地往城西跑,皮靴踩在冻土上的“咔哒”声越来越远。

北侧土坡上,米西里的士兵已经架好了两挺dp轻机枪,枪口对准军火库的岗楼。王黑风带着刀队趴在铁丝网外,探雷器的指针微微颤动,他屏住呼吸,用刺刀小心翼翼地挑开积雪,一颗圆滚滚的地雷露了出来,引线连着旁边的木桩。

“找到一个。”王黑风压低声音,从怀里掏出钳子,“咔嚓”一声剪断引线,将地雷扔进身后的布袋里。周铁蛋跟在后面,用树枝在清出的路线上做标记,动作轻得像猫。

半个时辰后,铁丝网下被清出一条仅容一人爬行的通道。王黑风第一个钻过去,黑风刀在手里转了个圈,对着东侧岗楼做了个手势。曹兴国带着一营的战士们紧随其后,棉衣上沾满了雪,却没人敢拍掉——怕惊动岗楼里的哨兵。

西侧岗楼里,两个日军正缩着脖子烤火,突然听到远处传来“轰隆”一声——是米西里的士兵扔了颗烟幕弹。浓烟像蘑菇一样升起,两个日军慌忙架起机枪,对着烟幕扫射,子弹“嗖嗖”地穿过烟雾,打在空地上溅起雪粒。

“就是现在!”曹兴国低喝一声,严英豪立刻带着爆破组冲过去,将炸药包贴在铁皮门上,导火索拉得老长。“撤!”随着他一声喊,众人纷纷后退,炸药包“轰隆”一声炸开,铁皮门被掀飞,露出里面黑黢黢的仓库。

岗楼里的日军这才反应过来上当,刚要调转枪口,就被北侧土坡上的dp轻机枪扫中,惨叫着从岗楼里滚出来,尸体摔在雪地上发出闷响。

“冲!”曹兴国举起步枪,第一个冲进仓库。里面果然堆满了军火,步枪靠墙立着,机枪的帆布罩还没拆开,手榴弹箱上的日文标签清晰可见。战士们眼睛都红了,顾不上说话,抱起弹药箱就往外跑。

“快!动作快点!”严英豪指挥着众人搬运,自己则举着驳壳枪守在门口,警惕地盯着外面的动静。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他心里一紧:“不好!鬼子的骑兵来了!”

米西里在土坡上看得清楚,立刻对机枪手喊道:“打马!别打人!”dp轻机枪的子弹呼啸着飞过去,击中马腿,骑兵纷纷从马上摔下来,惨叫声在夜空中回荡。

仓库里,王黑风正扛着一挺重机枪往外走,看到周铁蛋抱着一箱手榴弹跑得慢,上去一把夺过来:“我来!你去搬子弹!”两人在堆满军火的过道里穿梭,碰倒的步枪“哗啦啦”地响。

曹兴国看着越来越多的军火被搬到外面的马车上,心里一阵火热。他走到一个角落,突然发现几个木箱上印着“九二式步兵炮”的字样,打开一看,果然是炮管和零件——居然还有两门拆散的步兵炮!

“快!把这几箱也搬走!”曹兴国大喊着,和两个战士合力抬起木箱,“有了这玩意儿,下次再遇到鬼子的炮,咱们也能硬碰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