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跃迁的挤压感和眩晕并未如期而至。
“希望号”仿佛跌入了一片温暖的、无形的海洋,舰体不再是坚硬的金属造物,而是如同冰块般,正在以一种超越物理规则的方式“融化”,融入时空的基底。
他们不再是一艘船,更像是一段承载着沉重记忆与不灭意志的信息流,沿着那条由“起源坐标”定义的、蜿蜒在现实缝隙中的“虚妄航路”滑行。
舷窗——如果那片不断扭曲变幻的区域还能被称为窗户的话——外是光怪陆离到令人晕眩的景象。
没有熟悉的星辰坐标,没有壮丽的星云帷幕,只有不断流淌、交融、破碎又重组的几何色块,和那些挑战着人类空间想象极限的拓扑结构。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箭头,时而凝固如琥珀,时而奔腾如瀑布;空间失去了距离,前一刻仿佛无限广阔,下一刻又感觉逼仄得如同置身棺椁。
一切常识与逻辑,在这条航路上都成了可笑的呓语。
唯一能锚定他们存在的,是段子昊手中那枚玉坠散发出的、温润而坚定的秩序清辉,以及吴佑楠通过“心之钥”所维系的、如同金色丝线般连接着每一位船员的、对地球家园和身边同伴的深刻眷恋与守护意志。
这清辉与心光,如同暴风雨夜中灯塔上那绝不熄灭的光芒,在绝对的混沌与虚无中,硬生生开辟出一条细微却坚实的航路。
但这绝非一次宁静的航行。这条“虚妄航路”本身,就充斥着无形而致命的“陷阱”。
有时,舰船会毫无征兆地坠入一片“意义真空”。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抽空了所有前进的动力、所有的情感、所有的记忆意义。
船员们会陷入一种极致的茫然:“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这一切挣扎到底是为了什么?”一种彻底的、令人发疯的虚无感攫住了每一个人。
在这种时刻,段子昊必须紧守心神,将全部意志灌注于玉坠,以其蕴含的、源自古老契约的“秩序”本质,如同中流砥柱般对抗外界的混沌,强行稳定着舰船核心区域的物理常数,维持着“希望号”作为一个有序结构的基本存在。
而吴佑楠,则如同一位在惊涛骇浪中紧握舵轮的最坚韧的舵手,将全部心神沉浸于“心之钥”。
她不再仅仅是防御,而是主动地、温柔地将那些最温暖、最坚实的记忆,如同种子般播撒进队员们几近枯竭的心田。
她引导着他们回忆母亲烹饪的饭菜香气,回忆爱人离别时不舍的拥抱,回忆孩子咿呀学语的稚嫩声音,回忆战友在训练场上互相扶持的汗水和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