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厦门飞抵海南,一股炽热而蓬勃的生命气息扑面而来。
阳光、沙滩、椰林、海浪,构成迷人的热带风光。
然而,五人组深知,海南的“能量锚点”,绝不仅仅是自然美景,更是它作为“南溟奇甸”的独特生态智慧、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要冲的历史角色,以及当今中国面向全球的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玉坠的共鸣带着一种原始的悸动与时代的澎湃。
这里的“虚无之潮”攻击方式也更为宏大和隐蔽。
它并非直接破坏,而是在悄然“侵蚀”和“僵化”:侵蚀黎族苗族原住民与热带雨林和谐共存的古老生态哲学;僵化千年海丝之路留下的开放包容基因。
甚至试图让作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自贸港的海南,失去其面向未来的活力与创新锐气。
异常现象在更宏观层面显现。
天涯海角的巨石仿佛失去了那份“天涯尽处是家园”的磅礴气概;五指山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流变得微弱,生态平衡显得脆弱。
古老的黎族织锦图案,其蕴含的民族记忆与自然崇拜似乎正在褪色。
甚至三亚湾畔那些象征着开放与活力的建筑群,也仿佛蒙上了一层看不见的暮气。
玉坠的指引宏大而清晰:象征着华夏南疆精神坐标的天涯海角、代表着海南生态核心与黎苗文化的五指山、以及承载着海丝古韵与自贸港未来的三亚及周边海域。
他们首先来到天涯海角。
面对浩瀚的南海,那几块矗立于海边的巨石本应诉说着“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的开拓与包容。
此刻,却有一股力量试图将其意义狭隘化为单纯的地理终点。
五人面向大海,将玉坠能量与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南疆永固、海纳百川”的宏大叙事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