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一张张翻看。不止鱼雷,还有蒸汽机齿轮组、火药研磨流程、甚至学堂地下仓库的布局图。
全是真的。
“他还记了日志。”柳如烟递上另一本小册子,“里面提到‘使命未完,不可停步’,还有‘待北方信至,即启归程’。”
陈墨合上册子,放在灯下。
原来郑和根本不是落难海商之子。他是被派来的,带着任务,混进核心圈层,一点一点把技术送出去。
可他是为谁效力?
突厥?倭寇?还是朝廷里的某个人?
他忽然想到三皇子书房密室里的邪神雕像,还有那些精通东瀛忍术的影卫。如果三皇子早就和倭寇联手,那么郑和的身份就不难解释了。
但他还需要证据。
“继续盯住他。”陈墨说,“不要打草惊蛇。我要知道他下一个传递情报的时间。”
柳如烟应声要走。
“等等。”陈墨叫住她,“把这份日志抄一份,送去给胡万三。问他认不认识这种纸——南洋很少用这种竹浆纸,多半是从北方运来的。”
“明白。”
门关上了。陈墨站起来,走到窗前。外面风很大,吹得灯笼来回摆动。
他知道,这张网已经铺开。现在只需要等鱼游进来。
***
两天后,郑和又去了礁石区。
这一次,他没有埋东西,而是从石头缝里取出一个小竹筒。打开看了一眼,脸色微变,随即迅速塞进怀里。
他不知道的是,那只金翅雕一直在高空盘旋。
竹筒里的纸条写着:“计划有变,提前交付。火器图须于五日内送至鹰巢。”
陈墨拿到复制品时,正在查看新一批学堂孩童的算学作业。他放下笔,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
“他们急了。”他对柳如烟说,“说明内部出了问题,或者有人催他们动手。”
“要不要抓他?”
“不。”陈墨摇头,“现在抓,只会切断线索。我们要顺着这条线,找到背后的联络人。”
“那你打算怎么办?”
陈墨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地点:鹰巢。
那是倭寇在东海岸的一个隐蔽据点,藏在悬崖洞穴里,易守难攻。
“让他们以为得手。”他说,“我们准备一批‘货’,让他们来取。”
“假的?”
“不。”陈墨看着她,“这次给他们真的——但加点东西。”
柳如烟明白了:“你想让图纸带路?”
“没错。”陈墨嘴角微动,“既然他每天都在复制,那就让他继续复制。但我们改一下最后一页的内容,把火药配方换成毒粉配比。等他们照着做,第一炮就会炸自己。”
“可万一他们发现呢?”
“不会。”陈墨说,“这些图纸太复杂,他们只会照搬。只要前面九页都对,最后一页没人会仔细核。”
他停顿了一下,低声说:“通知完颜玉,准备好骑兵队。等鹰巢那边点火,我们就杀进去。”
柳如烟点头,转身要走。
“还有一件事。”陈墨叫住她,“让李青萝准备一批药丸,无色无味,混在饮水里能让人四肢发软。到时候,守洞口的人最好别太清醒。”
“明白。”
屋外传来打更声。三更了。
陈墨坐在灯下,翻开郑和的日志复印件。最后一页写着一行小字:
“若身死,愿后来者继之。”
他盯着这句看了很久,轻轻翻过页。
灯影跳动,映在他脸上,像一道割裂的痕。
他伸手拿起笔,蘸了墨,在空白页上写下新的指令。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