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被押回皇城的那日,天空格外澄澈,阳光透过琉璃瓦洒在午门广场上,将石板路照得发白。林微身着十二章纹龙袍,头戴垂珠凤冠,立于城楼之上,目光扫过下方密密麻麻的百姓,最终落在囚车中那个形容枯槁的身影上。
靖王的发髻散乱,囚服上沾满了尘土与血污,昔日的藩王威仪早已荡然无存。他抬起头,与林微的目光对视,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桀骜,只剩下无尽的怨毒与不甘。
“林微!你这个篡权夺位的贱人!朕做鬼也不会放过你!”靖王的声音嘶哑,如同破锣一般,在广场上回荡。
林微面无表情,缓缓抬手。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靖王宇文渊,勾结北狄,背叛朝廷,发动叛乱,祸国殃民,罪证确凿。”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帝王的威严,“今日,朕在此立判,将宇文渊押赴刑场,凌迟处死!其党羽,一律从严处置,绝不姑息!”
话音落下,广场上爆发出一阵欢呼。百姓们纷纷鼓掌叫好,扔来鲜花与彩带,庆祝这场叛乱的平定。
靖王见状,气得浑身发抖,却被衙役死死按住,动弹不得。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
林微看着这一幕,心中没有丝毫快意,只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她转身,朝着紫宸殿走去。这场叛乱,虽然平定了,但它带来的创伤,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
回到紫宸殿,林微坐在御案后,看着手中的传国令牌。令牌上的“胤”字与“擎”字紧紧相依,散发出温润的光芒。她想起了太祖皇帝的遗训,想起了寒潭中的三首蛟,想起了那些为了守护这片江山而牺牲的人。
就在这时,苏瑾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主上,大理寺刚刚上报,林婉儿在狱中自尽了。”
林微心中一动。她没想到,林婉儿竟然会选择自尽。她本想让林婉儿受到应有的惩罚,让她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但现在,林婉儿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言?”林微追问。
“留下了一封信。”苏瑾将一封信递上,“大理寺卿说,这封信是林婉儿在自尽前写的,她希望能够交给主上。”
林微接过信,信封是素色的,上面没有任何字迹。她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的字迹娟秀,却带着一丝潦草,显然是在极度悲痛的情况下写的。
信中写道:“林微,我知道,我错了。我不该嫉妒你,不该陷害你,不该为了报仇而勾结靖王,背叛朝廷。我这一生,都活在仇恨与嫉妒之中,从未真正快乐过。如今,靖王倒台,我也走到了尽头。我不求你原谅我,只希望你能够好好守护这片江山,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另外,我还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当年,我母亲并非病逝,而是被人毒杀。下毒的人,是三皇子宇文铭的生母,淑妃。她因为嫉妒我母亲的美貌与才华,担心我母亲会威胁到她的地位,所以才痛下杀手。我之所以一直针对你,除了嫉妒,也是因为我误以为你是淑妃的人。现在,我将这个秘密告诉你,希望你能够为我母亲报仇。林婉儿绝笔。”
林微看着信中的内容,心中五味杂陈。她没想到,林婉儿的背后,竟然还有这样的故事。她一直以为,林婉儿只是一个心机深沉、狠毒无情的女人,但现在看来,她也是一个受害者。
“淑妃……”林微轻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她想起了宇文铭,想起了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宇文铭的生母淑妃,一直以来都在暗中搞鬼,想要帮助宇文铭夺取皇位。现在,又牵扯出了林婉儿母亲的死因,这让林微更加确定,淑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苏瑾,传朕旨意,命大理寺卿即刻彻查淑妃毒杀林婉儿母亲一案,务必查清所有细节,拿到确凿证据。”林微果断下令。
“属下领命!”苏瑾躬身应道,转身离去。
林微将信放在御案上,心中陷入了沉思。林婉儿的自尽,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仇恨只会让人变得疯狂,只有放下仇恨,才能真正得到解脱。她不想再像林婉儿那样,被仇恨束缚。她要做的,是守护好这片江山,让天下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就在这时,宇文擎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常服,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依旧温柔。
“在想什么?”宇文擎走到她身边,轻声问道。
林微抬起头,看着他,将林婉儿的信递了过去:“你看看这个。”
宇文擎接过信,仔细阅读起来。看完信后,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没想到,淑妃竟然如此狠毒。”
“是啊。”林微点点头,“林婉儿的一生,都被仇恨所毁。她虽然做错了很多事情,但她也是一个受害者。”
宇文擎轻轻握住她的手,轻声说道:“林微,别想太多了。林婉儿已经得到了她应有的结局,而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林微看着宇文擎,心中涌起一丝暖流。她知道,宇文擎说得对。她不能一直沉浸在过去的事情中,她要向前看,为了天下百姓,为了他们的未来,努力奋斗。
“对了,宇文擎,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林微说道。
“你说。”宇文擎看着她。
“经过这次叛乱,我深刻地意识到,藩王的权力过大,对朝廷的稳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林微缓缓开口,“我想推行‘削藩’政策,削弱藩王的权力,将他们的兵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宇文擎心中一动。他知道,削藩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发新的叛乱。但他也明白,林微说得对,藩王权力过大,确实是朝廷的隐患。
“削藩政策固然重要,但一定要谨慎行事。”宇文擎说道,“现在,刚刚平定靖王叛乱,其他藩王心中肯定心存戒备。如果我们贸然推行削藩政策,很可能会让他们联合起来,再次发动叛乱。”
“我知道。”林微点点头,“所以,我想先从那些与靖王勾结的藩王入手,逐步削弱他们的权力。同时,我还想推行‘科举改革’,扩大科举取士的范围,选拔更多有才华的人进入朝廷,加强中央的力量。另外,我还想在各地建立‘书院’,推广教育,提高百姓的文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强中央集权,稳定朝廷的统治。”
宇文擎看着林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知道,林微的这些想法,都是为了大胤王朝的长远发展。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想着自保的假千金,而是一个真正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帝王。
“好。”宇文擎点点头,“我支持你。削藩政策和科举改革,都需要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我会率领大军,在边关做好防御,防止外敌趁机入侵,为你提供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