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凤啼权巅:穿越女的帝王攻略 > 第327章 蝗灾噬野,帝座暗流

第327章 蝗灾噬野,帝座暗流(1 / 2)

大胤王朝的第七个年头,“微擎盛世”的荣光早已洒满中原大地。

黄河两岸,良田万顷,稻浪翻滚,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枝头;京城内外,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边境线上,烽烟不起,各族百姓互通有无,一派和睦景象。就连偏远的西南山区,也因新政推行的“梯田术”和“引水法”,告别了常年饥馑,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安稳富足的笑容。

这一日,永宁王府的后花园里,林微正陪着宇文擎摆弄着从西域引进的“高产棉种”。这种棉花耐旱耐涝,纤维细长,是林微将现代育种知识包装成“上古神农秘术”培育而成,如今已在北方推广开来,让百姓们告别了“冬寒无衣”的困境。

“阿微,今年北方的棉花长势极好,秋收后,国库的布匹储备至少能翻一番。”宇文擎手中捏着一片嫩绿的棉叶,眼中满是欣慰,“到时候,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通过苏瑾的商队,销往西域和南洋,换取更多的奇珍异宝和粮食种子。”

林微笑了笑,伸手拂去棉叶上的露珠:“粮食和布匹,是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这两样富足了,天下才能真正太平。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据新政监察院上报,北方一些地区今年雨水偏少,虽然有水利工程保障,但还是要警惕旱情和病虫害。”

她的话音刚落,青竹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脸色凝重:“小姐,王爷,新政监察院急报!北方幽州、冀州、并州三地,出现了大量蝗虫,已经开始啃食庄稼!”

林微心中一沉:“蝗虫?数量多少?波及范围有多大?”

“据初步上报,蝗虫起初只是小规模出现,但最近几日数量暴增,已经蔓延到了三个州的十几个县。”青竹递上密函,“当地官员已经组织百姓捕杀,但蝗虫数量太多,根本杀不完。百姓们都慌了,有的甚至开始逃亡。”

宇文擎眉头紧锁:“北方是我朝的粮仓,若是蝗虫泛滥,后果不堪设想。”

林微快速翻阅着密函,心中已经有了初步判断。这不是普通的蝗灾,普通蝗虫不会在短时间内数量暴增,而且蔓延速度如此之快。她立刻想到了现代的蝗灾防治知识,但在这个时代,不能直接说出,必须包装成“上古驱虫秘术”。

“青竹,立刻传我命令!”林微当机立断,“让新政监察院立刻统计蝗灾波及的具体范围和受灾程度;让苏瑾调动所有商队,紧急调运石灰、草木灰、硫磺等物资,运往北方三地;让墨渊带领镇邪司的人前往北方,探查蝗灾是否有邪祟作祟;同时,传旨给北方三地的官员,组织百姓开挖深沟,将蝗虫引入沟中掩埋,并用草木灰和石灰撒在庄稼周围,防止蝗虫靠近。”

这些正是现代蝗灾防治中的“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初步手段,石灰和草木灰能起到驱避蝗虫的作用,深沟掩埋则能有效减少蝗虫数量。

“我跟你一起去北方。”宇文擎说道,“北方三地是军事要地,也是粮仓,我去可以稳定军心和民心,同时调动当地的驻军,协助百姓抗灾。”

林微点了点头:“好。你负责组织人力物力,捕杀蝗虫,安抚百姓;我负责制定具体的防治方案,查明蝗灾爆发的原因。我们兵分两路,尽快控制住蝗灾。”

两人不敢耽搁,立刻起身前往皇宫,向陛下和太子禀报情况。

此时的皇宫,也已经收到了北方的急报。陛下年事已高,身体不如从前,听到蝗灾的消息,脸色顿时变得苍白。太子站在一旁,神色凝重,正在与几位老臣商议对策。

“林爱卿,宇文爱卿,你们来了!”陛下看到两人,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北方蝗灾,事关重大,你们可有应对之策?”

林微躬身说道:“陛下,臣已经下令调运物资,组织百姓捕杀蝗虫,同时派遣墨渊探查蝗灾是否有邪祟作祟。臣与宇文擎王爷,请求即刻前往北方,亲自指挥抗灾。”

太子连忙说道:“林爱卿,宇文爱卿,北方条件艰苦,蝗灾凶险,你们亲自前往,太过危险。不如留在京城指挥,让

“太子殿下,此事万万不可。”林微摇了摇头,“蝗灾蔓延极快,必须尽快控制。臣与宇文擎王爷亲自前往,才能稳定民心,调动各方力量。而且,此次蝗灾异常,臣担心背后有奸人作祟,必须亲自查明。”

陛下点了点头:“好!就依你所言!朕任命你为抗灾总指挥,宇文擎王爷为副指挥,节制北方三地的军政大权,务必尽快控制住蝗灾,保住百姓的庄稼!”

“臣遵旨!”林微和宇文擎齐声领命。

就在这时,吏部尚书王伦(注:王怀安的侄子,靠着稳健的作风和支持新政,逐步晋升为吏部尚书)站了出来,躬身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林大将军,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爱卿但说无妨。”陛下说道。

王伦说道:“北方蝗灾,百年不遇,臣以为,这或许是上天示警。近年来,林大将军权倾朝野,女子干政,虽开创了盛世,但也违背了祖制。如今蝗灾爆发,正是上天对我朝的警示。臣恳请陛下,让林大将军交出部分兵权,同时明确皇位继承之事,以顺天意,平息蝗灾。”

这话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几位保守派老臣纷纷附和:“王尚书所言极是!女子干政,天不容之!蝗灾正是上天的惩罚!”“太子殿下早已成年,理应早日登基,稳定朝纲!”“林大将军虽然有功,但权力过大,恐生祸端!”

林微心中一凛,果然,有人借蝗灾发难,想要削弱她的权力,同时逼迫陛下明确皇位继承。陛下年事已高,太子虽然成熟,但威望不如宇文擎,一些保守派老臣担心太子登基后,新政会继续推行,损害他们的利益,便想借此次蝗灾,拥立其他皇子,或者逼迫林微放权。

宇文擎脸色一沉,正要反驳,却被林微拦住了。

林微看着王伦和几位保守派老臣,眼神平静却带着一丝锐利:“王尚书,各位大人,此言差矣。蝗灾乃是天灾,与女子干政、皇位继承无关。若说上天示警,那前朝男子执政,蝗灾、旱灾、水灾频发,难道也是上天的警示?”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臣推行新政,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为了王朝长治久安。近年来,粮食增产,百姓富足,边境安宁,这都是新政的成效,也是陛下英明领导、太子殿下悉心辅佐的结果。如今蝗灾爆发,我们应该同心协力,抗击蝗灾,而不是在这里互相攻讦,借天灾谋取私利!”

“至于兵权,臣手中的兵权,是陛下赐予的,是为了守护王朝,守护百姓。如今蝗灾爆发,北方三地需要兵权来组织抗灾、稳定民心,臣若是交出兵权,抗灾工作如何开展?百姓的安危如何保障?”

林微的话,有理有据,掷地有声,让王伦等人一时语塞。

陛下也点了点头:“林爱卿所言极是!如今蝗灾当头,当以抗灾为重!皇位继承之事,朕自有安排,无需各位爱卿操心!王伦,你身为吏部尚书,不思如何协助抗灾,反而在这里挑拨离间,罚你三个月俸禄,即刻前往北方,协助林爱卿和宇文擎王爷抗灾!”

王伦脸色一白,只能躬身领命:“臣遵旨。”

其他保守派老臣见状,也不敢再多言。

林微和宇文擎不再耽搁,立刻告辞陛下和太子,前往北方。

三日之后,林微和宇文擎抵达了幽州治所蓟城。

刚进入幽州境内,就能看到一片凄惨的景象。道路两旁的庄稼,被蝗虫啃食得只剩下光秃秃的茎秆,蝗虫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如同乌云一般。百姓们拿着扫帚、锄头,疯狂地捕杀蝗虫,脸上满是绝望和焦虑。

“这蝗虫数量太多了,根本杀不完!”一位老农看到林微和宇文擎,跪倒在地,痛哭流涕,“林大将军,宇文王爷,救救我们吧!再这样下去,我们今年就颗粒无收了!”

林微连忙扶起老农,心中一阵刺痛:“老丈,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控制住蝗灾,保住大家的庄稼!”

她立刻召集当地官员和将领,召开紧急会议。

“各位,现在蝗灾蔓延迅速,情况危急。”林微看着众人,语气凝重,“我已经让人调运了石灰、草木灰、硫磺等物资,很快就会抵达。从今日起,所有人分为三组:第一组,由宇文擎王爷带领驻军和青壮年百姓,开挖深沟,将蝗虫引入沟中,用土掩埋,或者用硫磺点燃熏杀;第二组,由当地官员带领妇女和老人,将石灰和草木灰撒在庄稼周围和蝗虫必经之路,驱避蝗虫;第三组,由我带领新政监察院的人和镇邪司的人,探查蝗灾爆发的原因,寻找彻底消灭蝗虫的办法。”

“林大将军,这些办法真的有用吗?”一位官员怀疑地问道,“蝗虫数量太多,这些东西恐怕难以奏效。”

“有用。”林微坚定地说道,“这是上古传下来的‘驱虫秘术’,石灰和草木灰能驱避蝗虫,深沟掩埋和硫磺熏杀能大量消灭蝗虫。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严格按照我的命令执行,一定能控制住蝗灾。”

众人虽然半信半疑,但看到林微如此坚定,也只能按照她的命令行动。

宇文擎立刻带领驻军和青壮年百姓,开始开挖深沟。深沟宽三尺,深两尺,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蝗虫飞过,纷纷坠入沟中,百姓们立刻用土掩埋,或者撒上硫磺点燃,浓烟滚滚,蝗虫纷纷被熏死。

当地官员带领妇女和老人,将石灰和草木灰撒在庄稼周围。果然,蝗虫闻到石灰和草木灰的气味,纷纷避开,不再靠近庄稼。

林微则带着墨渊和新政监察院的人,深入蝗灾最严重的地区,探查蝗灾爆发的原因。

她发现,这些蝗虫与普通蝗虫不同,体型更大,繁殖速度更快,而且不怕普通的驱避物。更奇怪的是,蝗虫的蔓延路线,似乎是有规律的,专门朝着高产田和水利工程完善的地区飞去,像是有人在背后引导。

“墨渊,你用镇邪秘术探查一下,这些蝗虫身上,有没有邪祟的气息?”林微说道。

墨渊点了点头,闭上眼睛,催动体内的灵力。片刻后,他睁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邪祟的气息。这些蝗虫虽然异常,但都是普通的生物,只是受到了某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才变得如此凶猛。”

林微心中更加疑惑。如果不是邪祟作祟,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蝗虫异常爆发?而且蔓延路线如此规律?

就在这时,她胸口的神印突然微微发烫,一股奇异的感应传来。她能感觉到,在蝗虫群的深处,有一股微弱的意识,似乎在与她沟通。

“这是……蝗神的气息?”林微心中一动。她想起了《禹迹秘录》中记载的上古神灵,其中就有蝗神,掌管着天下的蝗虫,负责清理田间的杂草和枯萎的庄稼,维持生态平衡。但如果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自然环境,蝗神就会发怒,降下蝗灾,惩罚人类。

林微立刻催动神印之力,尝试与那股意识沟通。神印发出柔和的金光,笼罩住蝗虫群。渐渐地,那股意识变得清晰起来,一个苍老而愤怒的声音,在她的脑海中响起:“人类,贪婪无度,过度开垦,破坏山林,污染水源,侵占我族栖息地!我今日降下蝗灾,是为了惩罚你们,让你们知道,自然不可违!”

林微心中明白了。原来,蝗灾的爆发,是因为北方三地近年来推行新政,开垦了大量的荒地,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虽然提高了粮食产量,但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侵占了蝗虫的栖息地。蝗神愤怒,才降下蝗灾。

“蝗神大人,”林微在心中回应道,“人类开垦荒地,修建水利,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受饥馑之苦,并非有意破坏生态平衡。我们愿意弥补过错,恢复山林,保护水源,归还蝗虫的栖息地。恳请蝗神大人收回蝗灾,给人类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蝗神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改过自新?你们人类向来贪婪,今日承诺,明日便会忘记。我如何相信你们?”

“蝗神大人,我以神印起誓,若此次蝗灾平息,我们必将推行‘休耕制’和‘造林法’,让部分土地休养生息,恢复山林植被,保护生态平衡。同时,设立‘自然保护区’,严禁过度开垦和污染水源,归还蝗虫的栖息地。”林微坚定地说道,“若违背誓言,神印自毁,我林微愿受天打雷劈之罚!”

神印发出强烈的金光,印证着林微的誓言。蝗神感受到了神印的力量和林微的诚意,愤怒的声音渐渐平息:“好!我相信你一次!但我需要看到你们的行动。三日之内,若你们能停止过度开垦,开始恢复山林,我便收回蝗灾。否则,蝗灾将蔓延至整个中原,让你们颗粒无收!”

“多谢蝗神大人!”林微心中一喜。

沟通结束后,林微立刻召集宇文擎、墨渊和当地官员,召开紧急会议。

“各位,此次蝗灾的原因,我已经查明。”林微说道,“是因为我们过度开垦荒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侵占了蝗虫的栖息地,蝗神发怒,才降下蝗灾。蝗神已经答应,若我们停止过度开垦,开始恢复山林,三日之内,便收回蝗灾。”

众人闻言,一片哗然。

“林大将军,您是说,蝗灾是蝗神降下的惩罚?”一位官员惊讶地问道。

“正是。”林微点了点头,“我已以神印起誓,承诺推行‘休耕制’和‘造林法’,设立‘自然保护区’,恢复生态平衡。蝗神大人已经答应,只要我们在三日内采取行动,便收回蝗灾。”

宇文擎立刻说道:“既然如此,我们立刻停止所有新开垦的荒地,组织百姓开始植树造林,恢复山林植被。”

“不仅如此。”林微说道,“我们还要推行‘轮作制’,让土地轮流耕种,休养生息;同时,严禁砍伐原始森林,严禁污染河流湖泊,保护水源和野生动物。这些不仅是为了平息蝗神的怒火,更是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只有生态平衡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蝗灾、旱灾、水灾等天灾。”

这些都是现代生态保护的理念,林微将其包装成“上古养生秘术”,让众人更容易接受。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他们虽然对蝗神的说法半信半疑,但看到林微如此坚定,而且之前的防治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便愿意按照她的命令行动。

接下来的三天,北方三地的百姓们,一边继续捕杀蝗虫,一边停止开垦荒地,开始植树造林。林微亲自带领百姓,在山坡上种下了大量的槐树、榆树和柳树。这些树木不仅能保持水土,还能为蝗虫提供新的栖息地。

同时,林微下令,推行“休耕制”和“轮作制”,规定每亩土地耕种三年,休耕一年;严禁砍伐原始森林,违者重罚;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河流湖泊和野生动物。

三日之后,奇迹果然发生了。

原本遮天蔽日的蝗虫,开始纷纷向北方飞去,远离了庄稼地。没过多久,蝗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些被啃食过的庄稼茎秆。

百姓们看到这一幕,纷纷跪倒在地,朝着天空叩拜:“蝗神显灵!林大将军神威!”

林微心中松了一口气。蝗灾终于平息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就在蝗灾平息的当天,新政监察院的人查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北方三地的蝗灾,虽然根源是生态破坏,但蔓延速度如此之快,范围如此之广,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