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靖王府,被一层淡淡的焦躁气息笼罩。西跨院的议事厅内,十几位管事嬷嬷、庄头分列两侧,低着头不敢吭声,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林微坐在主位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案上的紫檀木桌,案上摊着一本泛黄的簿册,上面用朱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红圈——这是她推行“昆仑选贤术”的第三份考核结果,而红圈标注的,全是阳奉阴违、敷衍了事的条目。
“王庄头,”林微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你管辖的东庄,上个月上报的亩产比往期增产三成,可按‘量田核产术’(现代农业测产法包装)复核,实际增产不足一成,你作何解释?”
被点到名的王庄头浑身一颤,跪倒在地,声音哆嗦:“王妃饶命!是……是老奴糊涂,误将预估产量当成了实际产量,并非有意欺瞒!”
“误将?”林微冷笑一声,抬手示意张嬷嬷递上一份清单,“这是东庄采买农具的账目,你虚报了二十两白银,说是买了新式耕具,可东庄的佃户说,他们用的还是三年前的旧犁。这笔银子,你用到哪里去了?”
王庄头脸色瞬间惨白,磕着头说不出话来。周围的管事嬷嬷们也纷纷低下头,眼神闪烁,显然是在担心自己的把柄被揪出来。
自林微从昆仑墟带回镇国鼎和乾坤玉后,便在王府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分层考核制”(现代KpI考核包装)衡量下人功绩,“量田核产术”核算庄田收益,“净院秘术”(现代卫生防疫包装)改善王府环境,甚至还在京郊开设了“惠民学堂”,让王府佃户的孩子免费读书。这些新政看似惠及众人,却触及了不少老派管事的利益——他们习惯了中饱私囊、敷衍塞责,林微的新政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引来诸多抵制。
“王妃,”一个头发花白的李嬷嬷站了出来,她是王府的老人,当年曾伺候过宇文擎的母亲,在府中颇有威望,“您推行的这些‘昆仑秘术’,太过严苛了。王府上下向来和睦,这般斤斤计较,反而伤了和气。再说,女子当家本就容易引人非议,您还是收敛些为好,免得被人说三道四,连累了王爷。”
“连累王爷?”林微抬眸,眼神锐利如刀,“我推行新政,是为了让王府上下清明有序,让佃户百姓安居乐业,这怎么会连累王爷?倒是你们,借着王府的名义中饱私囊,欺上瞒下,才是真正连累王爷!”
李嬷嬷脸色一僵,还想争辩,却被林微打断:“从今日起,所有管事、庄头,重新考核,不合格者一律降职或逐出王府!王庄头虚报账目,贪墨白银,罚杖责三十,抄没全部赃款,贬为佃户!”
“王妃饶命!”王庄头哭喊着,却被侍卫强行拖了下去。李嬷嬷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却不敢再多言。
议事结束后,林微回到内室,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张嬷嬷端来一杯清茶,心疼地说道:“王妃,您这几日太累了,这些老顽固们根深蒂固,想要改变他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您也别太为难自己了。”
“我知道。”林微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但我不能退缩。如果连王府的内务都整顿不好,将来如何辅佐皇上治理天下?只是……”她话锋一转,眉头微蹙,“我总觉得,这些人背后,有人在暗中挑唆。今日李嬷嬷的话,句句都在暗示我‘女子干政’,和之前朝堂上那些保守派官员的论调如出一辙,太过蹊跷。”
就在这时,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厮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王妃!不好了!京郊的惠民学堂出事了!几十个孩子突然上吐下泻,浑身发热,像是得了瘟疫!”
“什么?”林微猛地站起身,心中一沉。惠民学堂是她亲自督办的,每日都会用“净院秘术”(生石灰消毒+煮沸饮水)清洁消毒,怎么会突然爆发瘟疫?
“快带我去看看!”林微抓起案上的药箱,快步往外走。张嬷嬷和侍卫们也连忙跟上。
惠民学堂位于京郊的靖王庄,距离王府约半个时辰的路程。林微赶到时,学堂外已经围满了焦急的百姓,孩子们的哭声、家长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场面一片混乱。十几个孩子躺在地上,面色发青,嘴唇乌紫,上吐下泻,看起来十分虚弱。
“王妃来了!王妃来了!”百姓们看到林微,像是看到了救星,纷纷围了上来,“王妃,您快救救孩子们吧!”
林微蹲下身,仔细检查着一个孩子的症状。孩子的症状与之前南疆的瘟疫有些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没有出现皮肤溃烂,反而伴有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她取出银针,刺入孩子的指尖,银针没有变黑,反而泛着一丝淡淡的蓝紫色。
“不是瘟疫,是中毒!”林微沉声道。她从药箱里取出乾坤玉,玉佩发出柔和的绿光,照亮了孩子的身体。绿光所及之处,孩子的呕吐和腹泻渐渐缓解,脸色也恢复了一丝红润。
“是‘断肠草’和‘巴豆’混合的毒素!”林微心中了然。断肠草和巴豆都是常见的毒物,混合使用后,会引发剧烈的呕吐和腹泻,严重时可致人死亡。但这些毒物都有明显的气味,怎么会出现在学堂里?
“学堂的先生呢?”林微问道。
一个穿着青衫的年轻先生连忙走了过来,脸色苍白:“回王妃,今日孩子们喝了学堂厨房煮的绿豆汤后,就陆续出现了症状。我已经让人封存了剩下的绿豆汤。”
林微跟着先生来到学堂厨房,打开封存的绿豆汤,一股淡淡的异味扑面而来。她用银针蘸了一点绿豆汤,银针立刻泛出蓝紫色。她又仔细检查了厨房的米缸、面袋,发现都没有问题,只有这锅绿豆汤被下了毒。
“是谁煮的绿豆汤?”林微问道。
“是……是王府派来的丫鬟小翠。”先生说道。
林微心中一动。小翠是她亲自挑选的丫鬟,手脚麻利,为人忠厚,怎么会下毒?
“小翠在哪里?”
“她……她刚才看到孩子们出事,吓得跑了!”
林微脸色一沉。事情越来越蹊跷了。小翠突然逃跑,难道是她下的毒?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在这时,青鸾从空中飞了下来,落在林微的肩头,声音急促地说道:“王妃,我感应到小翠身上有邪气!而且,这股邪气和林婉儿有关!”
“林婉儿?”林微心中一震。林婉儿是真千金,之前被她揭穿阴谋后,一直被关在城郊的庄子里,怎么会和小翠扯上关系?
“她不是被关在庄子里吗?怎么会出来作祟?”
“她逃出来了!”青鸾说道,“我刚才在空中感应到,城郊庄子的方向邪气冲天,应该是她用邪术逃脱了,而且还收服了一些皇后的余党,想要报复你!”
林微心中一凛。看来,王府的内乱和学堂的投毒案,都是林婉儿在背后策划的!她是想借“瘟疫”之名,败坏自己的名声,让百姓不再信任自己,同时挑起王府的内乱,动摇自己执掌中馈的根基。
“我们立刻回王府!”林微说道。她知道,林婉儿既然已经动手,肯定不会只针对学堂,王府里恐怕还有更大的阴谋等着她。
回到王府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刚进府门,就看到宇文擎带着几个侍卫,神色凝重地站在庭院里。
“微微,你回来了!”宇文擎快步走上前,握住她的手,“京中已经传遍了,说你开办的学堂引发瘟疫,还说你用‘妖术’毒害孩子,百姓们人心惶惶,甚至有御史已经上书皇上,弹劾你‘妖言惑众,危害百姓’!”
“我知道。”林微点点头,“学堂的孩子不是得瘟疫,是被人下了毒,幕后黑手是林婉儿。她从庄子里逃出来了,还在暗中挑唆王府的管事嬷嬷们抵制新政,想要败坏我的名声。”
“林婉儿?”宇文擎眼中闪过一丝杀意,“这个女人,真是死不悔改!我立刻派人去追查她的下落!”
“不用。”林微摇摇头,“她既然敢这么做,肯定已经做好了准备,派人去查,只会打草惊蛇。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查明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同时稳住王府和百姓的心。”
就在这时,张嬷嬷匆匆跑了进来,脸色苍白:“王妃,不好了!府里的粮仓也出事了!刚入库的一千石粮食,突然全部发霉变质,上面还长着黑色的霉斑,和之前学堂绿豆汤里的毒素反应很像!”
“果然是她!”林微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林婉儿这是想从学堂和粮仓两方面入手,制造恐慌,让大家以为是她的“妖术”引发了灾祸,从而彻底推翻她。
“走,去粮仓看看!”林微和宇文擎立刻赶往粮仓。
粮仓里,一千石粮食果然全部发霉变质,黑色的霉斑覆盖在谷粒上,散发着刺鼻的异味。林微取出乾坤玉,绿光照射在粮食上,霉斑渐渐褪去,露出了里面正常的谷粒。
“这些粮食不是自然发霉,是被人撒了‘霉斑粉’。”林微说道。这种“霉斑粉”是她根据现代化学知识研制的一种试剂,遇水后会快速产生黑色霉状物质,看起来像是粮食发霉,实则无毒,但林婉儿在里面混合了断肠草和巴豆的毒素,既制造了恐慌,又能毒害食用者。
“这个林婉儿,真是越来越歹毒了!”宇文擎怒不可遏,“她竟然用这种阴毒的手段,残害无辜的孩子和百姓!”
“她的目的,是想让我身败名裂。”林微平静地说道,“现在京中谣言四起,百姓人心惶惶,朝堂上的保守派官员肯定会借机发难,要求皇上严惩我。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证据,揭穿林婉儿的阴谋。”
“可是,小翠已经逃跑了,林婉儿又隐藏起来,我们去哪里找证据?”宇文擎眉头紧锁。
林微没有说话,而是从怀中取出一面小巧的铜镜。铜镜的背面雕刻着灵犀图案,镜面光滑如镜,泛着淡淡的银光——这是她从昆仑墟带回的“灵犀镜”,是上古神器之一,能映照人心,辨别谎言,配合乾坤玉的力量,还能还原事情的真相(现代光学+化学涂层技术包装)。
“这是灵犀镜,能辨奸识妄。”林微说道,“虽然小翠逃跑了,但粮仓和学堂里肯定残留着她的气息,我们可以用灵犀镜还原当时的情景。”
她走到粮仓中央,将灵犀镜放在地上,双手握住乾坤玉,口中念念有词(现代声波共振原理包装)。乾坤玉的绿光与灵犀镜的银光相互融合,形成一道光柱,笼罩着整个粮仓。
光柱中,渐渐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身影——正是小翠。她趁着粮仓守卫不注意,偷偷溜了进来,将一包黑色的粉末撒在粮食上,然后匆匆离去。而在她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穿着素衣的女子,面容与林微有几分相似,正是林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