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大臣们脸色大变,纷纷劝道:“皇上,三思啊!南越国铁骑凶猛,我大胤刚经历战乱,不宜再启战端,不如答应他们的要求,以保和平。”
林微心中冷笑,赵昂看似傲慢,实则色厉内荏。南越国国力远不如大胤,所谓的“铁骑凶猛”,不过是虚张声势。他之所以敢如此挑衅,一是想试探大胤的底线,二是想借割地之事,让大胤在外交上丢面子,同时挑拨大胤朝堂的矛盾。
她上前一步,目光直视赵昂,语气坚定:“赵使节,割地求和,绝非明智之举,反而会让南越国得寸进尺。我大胤虽刚经历战乱,但国力依旧强盛,边防稳固,将士英勇,若南越国敢贸然动武,我大胤必将奉陪到底,让你们得不偿失!”
赵昂脸色一僵,没想到林微竟然如此强硬。他定了定神,又道:“本使并非有意挑衅,只是想看看大胤是否有诚意。既然割地之事不妥,那本使有一上联,想请大胤的大臣们对出下联。若能对出,便证明大胤人才济济,本使自然不再提割地之事;若对不出,便请皇上承认女子干政误国,将林微女官罢黜,如何?”
这分明是故意刁难!赵昂想借对联之事,让大胤大臣难堪,进而打压林微。他得意地说出上联:“南越北狄,两国虎视眈眈,大胤危在旦夕。”
这上联不仅暗含威胁,还故意贬低大胤,暗示大胤即将被两国夹击,处境危险。保守派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无人能对出下联。赵昂看着众人的窘态,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第四节 妙对解围,外交破局
林微心中一动,这上联看似难对,实则漏洞百出。赵昂只看到了表面的威胁,却忽略了大胤的实力和新政带来的成效。她略一思索,便有了下联,朗声道:“东农西商,百业欣欣向荣,盛世指日可待。”
下联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纷纷称赞:“好对!好对!”
这下联不仅对仗工整,“南越北狄”对“东农西商”,“两国”对“百业”,“虎视眈眈”对“欣欣向荣”,“危在旦夕”对“指日可待”,而且意境相反,既反驳了赵昂的威胁,又彰显了大胤的强盛和新政的成效。
赵昂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没想到林微竟然能对出如此绝妙的下联。但他仍不死心,又道:“这不过是文字游戏罢了,算不得真才实学。本使再问你,若南越国与大胤通商,要求大胤的丝绸、瓷器只能卖给南越国,且价格由南越国定,大胤是否同意?”
这又是一个苛刻的要求,本质上是想垄断大胤的手工业产品,打压大胤的商业发展。
林微冷笑一声:“赵使节,通商之道,在于平等互利,而非一方垄断。我大胤的丝绸、瓷器,质地优良,深受各国喜爱,不仅南越国想买,周边的齐国、鲁国也争相采购。若南越国想通商,我们可以签订平等的通商协议,双方互利共赢;若想垄断,那便请回吧,我大胤不缺南越国这一个贸易伙伴。”
她顿了顿,又道:“而且,我大胤正在推广新的纺织、制瓷技术,未来产品产量会更高、质量会更好,价格也会更优惠。南越国若能与我们平等通商,便能从中获利;若执意垄断,只会错失良机,被其他国家超越。”
赵昂脸色铁青,没想到林微不仅言辞犀利,还对商业之道了如指掌。他想再发难,却一时想不出更好的理由。
就在这时,林微胸口的凤佩突然微微发热,一道淡淡的白光从玉佩中散发出来,笼罩住整个大殿。白光中,隐约可见一只凤凰的虚影,展翅翱翔,散发出威严的气息。赵昂和南越使团的人见状,纷纷脸色大变,下意识地跪伏在地,心中充满了敬畏。
他们南越国信奉凤凰神,认为凤凰是吉祥、威严的象征。如今看到大胤的女官身上有凤凰虚影显现,便以为林微是凤凰神转世,心中的傲慢和挑衅之心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林微心中一喜,没想到凤佩竟然在这个时候显灵,帮她化解了危机。她趁机说道:“赵使节,两国邦交,应以诚信为本、平等互利为原则。我大胤愿意与南越国友好往来,通商互市,共同发展。但我们也绝不接受任何不平等的要求和挑衅。若南越国真心想与大胤交好,便请拿出诚意;若想寻衅滋事,我大胤奉陪到底!”
赵昂伏在地上,语气恭敬:“凤凰神显灵,乃祥瑞之兆!林大人果然是天命所归,本使刚才多有冒犯,还望海涵。南越国愿意与大胤签订平等的通商协议,互不侵犯,永结同好。”
皇上和大臣们见状,纷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皇上道:“好!既然赵使节有诚意,朕便准了。明日,让礼部和户部与南越使团商议通商协议的具体事宜。”
“谢皇上!”赵昂恭敬地应道,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傲慢。
宴会结束后,赵昂率领使团恭敬地退出皇宫。保守派大臣们看着林微的背影,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不甘,有敬畏,也有无奈。他们知道,林微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实绩和凤凰神的“庇佑”,已经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想要再撼动她的地位,难如登天。
第五节 圣心稳固,新政扬帆
南越使节的挑衅被成功化解,还签订了平等的通商协议,消息传遍京城,百姓们纷纷称赞林微的智慧和胆识。皇上也对林微更加信任,下旨将新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赋予林微更大的权力,允许她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新政的推行方案。
林微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知道,新政的全面推广,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各地的贵族豪强对新政的抵触情绪依然存在,部分官员执行新政不力,甚至暗中阻挠。她必须制定更加完善的措施,确保新政能够顺利推行。
她首先下令,成立新政督查组,由沈砚担任组长,率领科举选拔出的优秀学子,前往各地督查新政的推行情况。督查组拥有弹劾权,若发现官员执行不力、贪污腐败、暗中阻挠新政,可直接上书皇上,予以严惩。
其次,她进一步完善新政的细则,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方案。比如,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便重点推广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北方地区土地肥沃,便重点推广小麦、玉米种植和畜牧业;边境地区,便重点发展边境贸易和“边民军”,兼顾经济发展和边防安全。
同时,她继续推广兴办学堂和改良农具。在全国范围内修建更多的学堂,不仅教授经义,还教授农桑、算术、手工业等实用技能;组织工匠,根据各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改良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宇文擎、苏瑾、周廉等人也全力支持林微的工作。宇文擎加强边境防御,确保边境安宁,为新政推广提供稳定的环境;苏瑾打通国内外的贸易通道,将大胤的手工业产品销往更多的国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周廉则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和阻挠新政的官员,净化朝堂风气。
在林微和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新政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广,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一年后,大胤的粮食产量较往年增长三成,国库收入翻了一番,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各地的学堂遍地开花,寒门学子有了更多的出头之日,手工业和商业也空前繁荣。
林微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也得到了朝中大多数大臣的认可和支持。保守派大臣虽然依旧对女子干政心存芥蒂,但在实实在在的新政成效面前,也不敢再轻易发难。
皇上看着大胤的繁荣景象,心中十分欣慰。他下旨,册封林微为“摄政夫人”,允许她在皇上病重或外出时,代为处理朝政。这是大胤朝从未有过的荣誉,也标志着林微的地位,已经仅次于皇上和宇文擎。
林微站在皇宫的观景台上,俯瞰着京城的繁华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从一个侯府的假千金,到如今的摄政夫人,她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和挑战的道路。她凭借着现代思维和智慧,凭借着凤佩的神话助力,凭借着盟友们的支持,更凭借着对国家和百姓的热爱,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但她知道,这还不是终点。三皇子的残余势力还未彻底肃清,周边的国家虽然表面友好,但仍虎视眈眈,朝堂之上的斗争也从未停止。她的女官之路,还有很长要走,她距离女帝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胸口的凤佩微微发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像是在为她指引方向。林微抬起头,看向远方的天空,眼神坚定。她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风雨和挑战,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她会继续推行新政,巩固国家的实力,守护百姓的福祉,一步步朝着女帝的目标迈进,开创属于自己的盛世华章。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神色慌张:“摄政夫人,不好了!三皇子的残余势力在南方聚众叛乱,声称要为三皇子报仇,推翻新政,拥立三皇子的儿子为帝!而且,他们还勾结了南越国的部分势力,情况危急!”
林微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三皇子的残余势力果然还没死心,竟然勾结南越国的势力发动叛乱!这场叛乱,不仅会破坏新政的成果,还可能引发更大的战乱。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坚定。这场战斗,她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