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跑入大殿,高声唱喏:“赵国来使求见!”
陆俊杰心中暗自疑惑:赵国使者此刻到访,想必也是为陈吴边境战事而来。不如听听他们的说法,再做决断。于是下令:“宣赵国使者觐见!”
赵国使者上前禀报,原来赵国听闻陈吴边境开战,愿与吴国结盟 —— 赵国可即刻在东线撤兵,并归还此前占领的吴国六座城池。条件是吴国与赵国一同攻打陈国,战后赵国占据青州、宜春两府,吴国仅取金陵一府。
这突如其来的 “神助攻” 让陆俊仁喜出望外,连忙奏道:“陛下,此同盟协议实属诱人!赵国不仅主动撤兵、永修同好,还愿归还六座城池,战后更让我军占据陈国首府金陵府,如此良机,万万不可错失啊!”
先前主张和谈的大臣反驳道:“我与陈国已是同盟,如今为一时之利便背信弃义,伙同外敌攻打盟友,此等不义之事,岂能为之?”
另有大臣赞同陆俊仁的观点:“国与国之间唯有利益,无真正情谊可言。如今赵国的同盟条件对我吴国大为有利,应当毫不犹豫地结盟!”
陆俊仁故作无奈地叹道:“每次遇事,诸位大臣吵来吵去,却始终拿不出定论。” 他心中暗自思忖:“若是我那聪明伶俐的宝贝女儿在此,定能给我出些好主意。”
其实他早已被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收回六座城池的条件打动,倾向于与赵国结盟。虽说他对李飞印象不错,但在绝对利益面前,所谓的同盟与友情终究不值一提。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他不便当场应允,便对赵国使者道:“结盟乃国之大事,需从长计议。不如先请使者在驿馆小住几日,待我们商议妥当,再给你答复。”
陆俊仁的王府内,曹杰举杯笑道:“王爷,我们说话算话。我主动舍弃六座城池助王爷一臂之力,这份援手还算及时吧?”
陆俊仁放声大笑:“哈哈哈!一听赵国使者到访,我便知救兵来了。再听那结盟条件,就知定是太子的手笔。陆某先谢过太子,我敬太子一杯!”
曹杰豪爽地一饮而尽:“好!预祝王爷马到成功、早登大宝,这杯我干了!” 两人在府内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数日后的吴国朝堂上,陆俊杰与大臣们展开激烈争论,最终吴王一锤定音,决定与赵国结盟。
恰在此时,陈国使者抵达吴国朝堂,呈上了李飞的亲笔求和信。为向赵国表诚意,陆俊杰连信都懒得拆开,当场当着赵国使者的面将书信撕毁,并下令驱逐陈国使者。
吴赵两国随后火速签订同盟协议,约定由陆天雄率领五万大军及精锐骑兵前往边境,先行震慑陈国势力,之后两国一同出兵攻打陈国,企图一举击败李飞,实现瓜分陈国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