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合同也看的差不多了,双方便直接签下了合同。
他们会设立一个账户,专门用于拍摄用的,而且乐视大气,张昭表示不会分期给,会直接全额打过来。
这也代表着,等剧本过审,《何以笙箫默》可以正式立项。
签完合同,一式两份,各自收好,俞良端起酒杯,庆祝项目正式谈成。
“感谢贾总和诸位对我的信任,也祝项目成功!”
“我先干了!”
其实乐视这些人,也肩负着让俞良感受“乐视温暖”的任务。
于是乎,接下来的场面,自然格外热烈。
和乐视的人签完合同,而且谈完具体事项之后,俞良并没有立刻开始推进《何以笙箫默》的项目。
原因很简单,首先,剧本还没有过审。
尽管他托了关系,剧本本身也没什么敏感内容,但毕竟还是得等上几个星期。
而且,万一最终没通过呢?
要知道,演员,甚至导演,都有档期的,再加上道具、灯光、摄影、服装化妆、场地等等,这些都需要提前安排。
就像刚才说的,万一审核没过,项目往后一拖,档期怎么办?
这中间产生的费用谁来承担?
甚至多花些都没事儿,万一人家后面有档期呢,演不了你这戏了呢。
这不又要重新联系。
麻烦得很。
总之,在电影正式过审之前,最好还是先别急着联系各方,一切等过审再说。
当然,拍摄期间其实是可以改剧本的,但前提是剧本得先通过审查,广电立项。
至于修改之后的内容广电是否认可,那就是后话了。
不过有些事倒是可以提前着手,比如广告植入。
相比于那些需要协调档期的演员,虽然品牌方也有时间要求,但比起导演、演员或者各项事情的时间档期,确实好安排不少。
何况一部现代偶像剧,本来就得多拉些赞助。
即便有乐视也有收益,但俞良知道不能吃独食。
而且另一半也得进俞良自己的口袋,能多赚一些就多赚一些。
这项任务自然落到了濮伦手里。
毕竟这类商务对接,本来就应该交给他。
当然,但提前学摸一下,透个气,还是可以的,俞良就决定在剧本过审之前,先去联系联系导演。
不过俞良觉得自己之前在欧洲奔波太累,加上饮食不习惯,决定先休息几天,再着手联系导演的事。
休息期间,他也没忘交代李霜,让他把义父和老情人见面的视频拿过来。
俞良倒不指望两人之间会有什么爱恨情仇的大戏上演,毕竟年纪都这么大了。
而且义父既然愿意请对方来,说明要么已经看开了,本来也没什么。
不过该看的还是要看,谁让他八卦呢。
但是看完视频,果然如他所料,两人见面后并没有发生什么戏剧性的场面,就是平常说话。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旁边架着摄像机。
私下里那就不是俞良能知道的了,他也不敢多问。
总不能直接跑去问义父。
“哎,和老情人见面什么感觉?”
这话这要问出来,张义谋得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