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早知道再多要点了(1 / 2)

就在身处欧洲的俞良,开拓自己时尚圈事业的同时,国内也传来了好消息。

贾跃亭,也就是乐视那边,经过几天的商议,最终决定投资《何以笙箫默》。

而且还没有还价,直接同意了7000万元的投资额,份额占50%。

主控权依然保留在俞良,也就是制作方良图娱乐,唯一的条件,也是俞良在酒桌上答应过贾跃亭的网络播映权免费授予乐视平台。

贾跃亭还特意打来越洋电话,明确表示制作全程由俞良团队自主决定,7000万资金如何使用,乐视概不干涉。

总之,贾跃亭确实是有诚意的。

当然,俞良其实也是有诚意的。

贾跃亭和乐视那帮管理层不傻,俞良报出的7000万看似高昂,实则相当合理。

仅以俞良目前的号召力,以及刚刚3000万卖给他们的《唐人街探案》,这么说吧,《何以笙箫默》在未经过市场检验的情况下,网络独播权市场价就可以叫到2000万元以上。

再加上电视台发行收入,尽管传统媒体影响力和财力有所下滑,但现在还是电视台时代,如果俞良为男主角,女一男二女二,也是知名演员,而且电视台认可的话,最少会按照制作成本的百分之八十给钱,最少5000万。

此外,这剧,必定是一部备受期待的偶像剧,那就能找品牌方植入,这收入也相当可观。

这还没算后面的二三等轮数。

而且若剧能够成为爆款,哪怕是小爆款,乐视不仅能回本,还能赚一笔。

再说了,以俞良如今的身价,即便开出2000万片酬,也未必能请动他出演。

综合来看,乐视的钱绝对没多花。

甚至还得了实惠。

所以乐视团队经过专业测算,发现俞良确实没有虚报价格,合作条件相当公允。

当然,其实乐视现在也不在乎赚不赚,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优质内容吸引用户,提升平台活跃度与粘性。

这才是他们的核心诉求。

电话中,贾跃亭也委婉表达了这一层意思。

不过,俞良哪能保证这一点。

只能说,剧的好坏能保证。

至于剧火不火,说实在的,圈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保证。

所以俞良只承诺,会用心制作。

贾跃亭也不是不讲道理的,听后,对此表示理解。

其实他也知道,乐视投资的项目众多,投资失败,而且没水花的剧或者电影多了去了。

只是对俞良抱有更高期待,希望这部剧在乐视独播的时候,吸引更多的用户。

但他也知道自己急了,所以也是连忙改口。

表示称无论结果如何都愿意接受。

同时再次强调,这7000万资金如何使用,全由俞良团队自主决定,乐视不插手。

也不过问制作细节。

当然,俞良也清楚,别看对方很多事情不管,说的也好听,但是只有一个前提,成片质量要过关。

但俞良觉得这也正常,甚至都不用对方说,他都会好好拍的。

而且,他还真不信乐视那边什么要求也没有。

不过他知道,要求肯定不会过分。

但总得来说,条件让俞良十分满意。

毕竟一分钱没花,除了网播权收益没了,但还有50%的份额呢。

之后,俞良暗自盘算,这7000万应该怎么花。

他想过,3000万可以作为自己的片酬,不过呢,他也知道什么都涨价了。

现在的4000万,说实在的,还真不一定禁花。

所以俞良决定,也不一定那么多,看情况。

他绝不会为贪图利益而粗制滥造,毕竟这是良图娱乐首部自制剧,关乎公司品牌形象与未来布局,于情于理都必须认真对待。

而且粗制滥造,还得罪贾总,总之,杀鸡取卵的事儿他不会干。

不过说实在的,其实俞良也有点后悔,早知道当时多向贾跃亭多要点了,就算不是一个亿,八千万也行啊。

但是事已至此,还找人要钱就不合适了。

至于签合同,这就要等到他回去了。

不过也不急,都到这地步了,贾跃亭就算再能忽悠,也不能忽悠到他的头上。

因为忽悠他,就等于忽悠张艺谋了。

贾跃亭不会干这种事儿,况且现在的乐视可有钱了。

这件事情定下后,即便远在欧洲,俞良也立即开始了项目的远程统筹。

他首先联系顾白,暂缓《微微一笑很倾城》的进度,集中精力完善《何以笙箫默》剧本。

顾小白表示剧本已基本成熟,再打磨一下就可以送审,不过还是先把当前版本的给俞良用邮箱发了过来,俞良审阅后,觉得不错,告诉顾白,等完善好,便安排提交广电送审,并托人加快审批流程。

其实俞良对过审有信心。

毕竟题材在那了,偶像剧题材不触碰红线,内容轻松活泼,过审相对容易。

当然,很多事情,得回去才能继续安排,影视剧立项,远不止剧本过审这么简单。

选角、宣传、音乐制作、组建班底……后续工作千头万绪。

最重要的是,导演还没找呢。

但关于导演人选,俞良并不担心。

7000万投资加热门Ip的组合,足以吸引优秀导演主动接洽。

当然,这是没办法的时候,才用的方法,还是先自己找为主。

他认识不少导演,到时候想想谁合适,就去接洽,实在不行,再去吸引。

总之,在导演这里,可供选择的空间很大。

演员方面,俞良倾向于启用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

作为公司首部自制剧,明星加持有助于提升项目热度与口碑。

俞良也没自傲到单凭自己扛剧。

至于培养新人,后面再说。

再说了,眼下他确实“无米下锅”。

俞良也是知道了,那些日后走红的演员,大多早已被各大公司签下,一步步培养出来得,哪轮得上他。

就算有没被签的,估计岁数也小,出来都没出来。

根本无从下手。

虽说,他也想过找那些长得好,但是上一世听都没听过的新人,但是吧,他一有这个想法,心底里就觉得不能这么干,不然妹有好果汁吃。(读者不允许,没名气没人看)

总不能直接在微博上发名字寻人吧?

若真这么做,哪怕不会以他是穿越人士,也估计会被当成神经病。

他这个明星还做不做了?

不过话说回来,该签约的新人还得签,即便困难重重,这件事也必须做。

而且公司还是得招人,尤其是影视方面的人才。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

一个人单干,迟早累死。

要想做大做强,必须组建自己的团队。

好吧,其实也是被逼的。

他不得不组建自己的团队了。

原因那很简单,这次义父工作室的人都不能帮他了,因为都是忙活义父新电影去了。

所以这次只能他自己来了。

不对,还有个濮伦...

但是这玩意顶啥用啊。

......

“总裁先生,感谢您和香奈儿公司对我的信任。”(法语)

法国巴黎,香奈儿总部。

尽管他只是中国区代言人,香奈儿总裁却亲自出席签约仪式,并在签署合同后与他亲切交谈,所以双方签完合同。

俞良主动伸手与总裁相握,用法语表达了感谢。

他一向入乡随俗。

当然,这份诚意也源于香奈儿开出的优厚条件。

只能说,作为国际顶级品牌,即便只是中国区代言,香奈儿给的是真的大方,不过给不了的价格。

他和香奈儿签约两年,每年150万欧元。

按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每年1200多万元。

对香奈儿而言,这个数字或许不算什么。

全球代言人的费用远高于此。

但对俞良来说,这无疑是笔巨款,刷新了他的代言费纪录,此前巴宝莉每年支付850万人民币,而香奈儿直接涨了近400万。

说实话,放眼国内,能拿到这个级别代言费的艺人屈指可数。

同时,也大大缓解了俞良的压力。

因为目前不仅他个人账户见底,公司账上,也因为分红、买拍摄设备、买小说Ip,基本上也不剩多少。

虽然《唐探》票房分账预计超过一亿,但款项还要等等。

不过香奈儿表示会把钱尽快打到他的账户,所以香奈儿的这笔钱犹如久旱逢甘霖。

所以俞良觉得,舔对方没毛病~

尽管他的法语只是临时学的几句客套话,连日常交流都勉强,但这份姿态本身已足够表达诚意。

总裁用英文回应。“俞,你的法语很棒,相信有你的加入,香奈儿在中国市场一定会发展得更好。”(英文)

无论国内国外,人情世故的本质并无不同,只是表现形式各异。

总裁对俞良印象颇佳,而且印象很深。

首先,俞良自打担任香奈儿香水形象大使以来,该系列产品在中国及全球市场的份额显着提升,尤其在中国的销售增长尤为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