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关于两大奖项联合颁奖的热度仍在持续。
尤其是俞良,这位以23岁年龄刷新飞天奖最佳男演员纪录的新晋视帝,再加上自身的高关注度高粉丝量,直接成为本届颁奖礼后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人物之一。
网友的评论,倒是和联合颁奖典礼晚上相差无几。
有人认为实至名归,也有人觉得他还不够格,更有不少观众持中立态度,认为“可以接受,但谈不上多认可”。
还是那句话,俞良就算用了公关,那也是有作品打底的。
大众就算意外,那也不会有太大反应。
而且吧,无论是什么颁奖典礼颁奖,都会有争议,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所支持的艺人。
至于黑他的评论,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单凭一些黑子,完全没影响。
总之,一切可控。
同时,这次目前来看,没有看不惯俞良的公司或者艺人团队来组织黑他的情况出现。
让俞良比较意外。
但细想之下也不难理解。
毕竟联合奖项由飞天奖和华表奖组成,与白玉兰、金鹰、金鸡百花等奖项有所不同,属于政府直接颁发的奖项。
尽管往年也存在争议,但公然带节奏、搞破坏,估计还没有哪家公司和艺人团队敢这么做。
当然,或许也有个别公司或艺人暗中使绊,但正如前面所说,他们不敢闹得太大。
再加上,俞良此次获奖,正如许多观众的反应,基本处于“可得可不得”的模糊地带,虽有意外,但也不至于引发大规模质疑。
这意味着,并不会出现所有人都认为存在黑幕的情况。
即便有人质疑,占比也不高。
这就没有舆论发展的空间。
说到底,还是有作品作为底气。
当然,俞良并未掉以轻心。
他继续嘱咐自己的团队与水军工作室关注舆论,一旦发现负面苗头就立即采取措施,力求将“飞天视帝”这一事实牢牢坐实,直至这波舆论风潮过去。
处理完舆论事宜,俞良又开始忙别的事儿。
首先便是接受几家国家级媒体的采访。
这些采访邀约源于他获得飞天视帝,背后或许也有些不言自明的原因,总之不能怠慢。
加上后续行程密集,所以濮伦也在积极协调,尽快开始采访。
但还真别说,真的很快,在获奖第二天,俞良便强忍着宿醉的不适,接受了首个采访。
而这第一个采访就极具分量。
央视的专访。
此次采访并非单纯的文字采访,而是视频文字双形式。
当然,这不代表他能登上《新闻联播》。
采访内容中,他的言论将刊载于央视旗下媒体,视频则会在文艺类节目中播出。
但无论如何,能以访谈形式上央视类的节目,对俞良而言无疑意义深远。
懂的都懂就完事儿了。
因此,尽管状态不佳,俞良仍强打精神,开始采访之前,为了解决宿醉带来的状态不好,他连续做了几十个俯卧撑来恢复状态,强行让自己显得神采奕奕。
采访地点定在他的公司。
不过,即便是央视这样的媒体,采访前也需要对稿。
尽管央视不会提过于刁钻的问题,但流程仍不可少。
但俞良看过台本后,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问题都非常常规,比如获奖感受、出道以来的职业总结、为何选择演员道路等等,完全是央视风格的标准提问。
对俞良来说,小事儿。
而且吧,他还觉得要好好发挥一下。
于是在正式采访中,面对镜头和主持人,俞良“卖惨编故事”的老毛病又犯了,或者说这已成为他的本能反应。
他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从业心路“润色”得极具故事性。
自幼家境贫寒,从小帮工,吃肉穿新衣都是奢望,过年只能捡姐姐的旧衣服穿,连哥哥的都轮不到,上北电的学费,是靠打工和父母四处借钱凑出来的……
总之,那叫一个惨,也特别突出他这个人的坚韧不拔。
好家伙了,照他这番描述,那艰难曲折的来路配上如今的成就,简直够格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采访的女记者似乎也被俞良的故事打动,或许也是个戏精。
毕竟央视新闻也需要一些噱头,媒体本质总归相通。
而且吧,多好的励志故事...励志事迹啊!
于是,记者也跟着俞良一同沉浸在这段“共情”中。
至于真假,谁在乎呢。
反正这一波,完全可以说是……干柴遇烈火,天作之合!
结束央视采访后,在1月1日元旦前,俞良陆续完成了其余几家媒体的采访。
期间,他还抽空回了一趟学校。
虽说研究生管理相对自由,但他毕竟许久未露面,有必要去露个脸。
当然,俞良读研这件事本身并非秘密,只是尚未被大规模曝光。
至于他不常去学校的行为,或许会被个别人拿来攻击。
但其实问题不大。
首先,研究生并不像本科那样有固定课程,主要跟随导师进行课题研究。
而且要知道,俞良读的是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三年,可延至四年,其中操作空间很大。
说白了,关键看导师。
而他与导师的关系自不必说,正是他本科班主任陈宾。
再次懂的都懂。
而且可以这么说,这个研究生名额,就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得这个坑就是亲自给他挖的。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俞良选择的并非管理或导演专业,而是表演。
而他作为一名演员,如今的成就已十分耀眼,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华表奖最佳新人。
对演员而言,这几乎是最高级别的荣誉。
获得这一重要奖项,即便背后有公关运作的成分,也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可以说,以俞良目前的成就,博士学位也完全具备资格。
这正是俞良的聪明之处。
当初他之所以没有选择导演系或管理系等其他专业,就是考虑到这点。
这就要感谢一波“天临博士”了。
正是受到天临事件的警示,为了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麻烦,他坚持选择与本职工作一致的专业方向。
沿着表演专业继续深造,即便将来有人质疑他缺课或不务正业,可他的作品和表演功底,以及专业成就,就是最天然的护盾。
只能说,俞良早已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
想借此攻击他?
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处事谨慎这一块的,他始终如一。
……
时间来到1月1日元旦。
同时也正式迈入2014年。
然而这一天,俞良和整个公司都没有休息。
其实娱乐从业者与服务行业类似,大众休假之时正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