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粉丝关系上多花些心思,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很快,他的注意力就不在这头了,甚至连《红高粱》剧组这边也暂时搁在一旁。
十一月初,他请了第一次假,一共五天。
因为《唐人街探案》过审了,拿到龙标了。
刚才也说了,其实在这一个月拍摄期间,发生的事不只是外面,还有他们自己的事儿。
《唐探》过审就是其中之一。
在俞良离开京城,进组红高粱剧组十天后,电影完成最终剪辑并正式送审。
一般来说,电影审核需要二十五个工作日,也就是五周左右。
但正如之前提到的,电影审核情况各有不同。
有的片子压了几个月甚至一年都拿不到许可龙标,
而有的项目会非常快,比如去年上映的《铜雀台》,只用了三天就过审。
俞良的《唐探》虽然没有对方那么快,但也没差多少。
第一次送审仅五个工作日就有了反馈,要求修改。
但这在他们预料之中,删减的主要是酒吧里一些尺度较大的镜头。
调整后再次提交,又过了五个工作日,审核正式通过。
两个礼拜,龙标到手。
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开始安排院线上映了。
所以俞良这次回去,首要任务是参加内部看片会。
出品方、投资方都会到场,看完之后一起商量定档和排片的问题。
虽说这是发行的事儿,但作为核心主创,俞良当然必须参加。
于是当天戏一拍完,下午他就带着两个助理乘车赶往机场,飞回北京。
至于濮伦,他早在一个礼拜前就回京了。
因为除了忙电影相关事宜,他还在处理与巴宝莉的代言谈判,目前已经进入后期阶段,也就是卡在价格上。
其实巴宝莉最初开的价,就已经是俞良职业生涯至今最高的一份代言合同。
巴宝莉最初给出的是两年期大中华区代言合同,每年七百万。
不得不说,国际大牌就是不一样,有钱。
而且要知道,“品牌大使”和“代言人”之间天差地别,从代言费就能看出来。
说实话,这个数字已经很高了,是俞良目前单年最高的代言金额。
但生意嘛,总得往上谈。
双方在其他条款差不多都已敲定的情况下,主要在价格上反复拉锯。
其实吧,虽然还在拉锯,但结果也差不多了。
前两天濮伦在电话里告诉俞良,谈到八百五十万一年,基本到顶了,谈不动了。
俞良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
毕竟现在是2013年,这已经算是国内演员中顶尖的代言费水准。
而且这是他第一次与奢侈品牌签约,只签两年,后续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所以俞良觉得,就这样吧,差不多了。
当然,就算价格定了,也不代表马上就能签合同。
后面还有一些细节要落实。
奢侈品牌代言,可不像普通代言那么简单,巴宝莉也会投放地推广告、安排高端商场宣传,同时俞良还得配合参加活动,而且因为签的是大中华区代言人,所以包括港台地区,巴宝莉有活动他也得去,所以他参加的活动会非常多。
这就需要安排时间,而俞良档期紧张,所以两方得好好协调。
等这个谈完,就可以签约了。
不过最早,估计也得12月份,所以眼下,俞良还是把精力放在《唐探》的上映时间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