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直接嘲讽(1 / 2)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俞良、濮伦和两名小助理一行四人,顺利降落青岛。

机场距离拍摄地仅有几十公里,整个剧组的往返交通基本都安排在这里,俞良自然也不例外。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濮伦不会像以前那样主要留在京城处理事务。除了确有要事之外,他会尽可能全程跟在俞良身边。

原因很简单,这次《红高粱》剧组给的实在太多了。

两千四百万的片酬,开机前就已预付一千万。

濮伦和俞良一合计,觉得必须拿出最高规格的配合以示尊重,不能再让助理传话沟通,得经纪人亲自陪同。

说到底,是钱的面子足够大。

由于此次行程并未对外公开,俞良一路上都保持低调,飞机上戴着口罩,下了飞机更是口罩墨镜全副武装。

虽然已近十月,但天气还没完全转凉,京城尚且可以穿短袖,青岛的温度也差不多,这一身捂得他实在有些难受。

但为了避免可能引发的围观或骚动,他也只能忍着。

或许有人会觉得,俞良是不是自我感觉过于良好。

是不是真觉得自己有这么火?

事实上,如今的俞良早已不是刚出道时的状态。

仅凭《甄嬛传》《火蓝刀锋》和《与狼共舞》几部作品,他的国民度就已跃升至顶尖演员行列。毫不夸张地说,在他所住的小区里,上至老人下至小孩,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而且喊的都是以上几部电视剧的角色名字。

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他如今的国民度。

因此,必要的出行的防备绝不是小题大做,毕竟是机场,人流量大,而且还没有宣传活动,这要是出点什么问题,太不值当。

《红高粱》剧组,或者说山东卫视方面,自然也安排了接机人员。

和以往一样,为了尽可能保持低调,双方约在了b1层地下停车场见面。

接机人员手持带有“山东卫视”标识的牌子,俞良他们一到p5区,一眼就看到了对方。

而对方也很快认出了俞良,尽管他遮得严实,但身形气质是藏不住的,再加上这一行人目标明显,接机团队心里也有数。

“俞良老师,一路辛苦了!”

见四周无人注意,俞良摘下口罩和墨镜,笑着回应。“姚哥,都是老熟人了,叫什么老师啊。”

这次来接他的是《红高粱》的副导演姚鑫通。

而且俞良和其认识,早在《甄嬛传》拍摄期间,姚鑫通就是A组的演员副导演,主要负责的正是俞良他们这些演员。

俞良还知道,这次对方依然担任演员副导演,只是不清楚具体分管哪一组。

姚鑫通也笑起来。“应该的应该的。来,余老师,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山东卫视的……”

他接着向俞良介绍了同来接机的其他几位人员。

看得出山东卫视对俞良的重视,还特地来了一位部门主管级的领导。

濮伦也上前与众人寒暄,但是没多聊,大家就上车,驶向红高粱影视基地。

安排的是奔驰商务车,车内空间很大,座位也多,所以姚鑫通、卫视的那位领导、俞良和濮伦都坐在同一辆车上。

途中大家闲聊不断,其实俞良顺势问道。“演员们都到得差不多了吗?”

姚鑫通回答。“大部分主演都到了,于荣光老师昨天进的组,秦海璐老师也是,周迅老师得明天。”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演员阵容就已基本确定。

在俞良的印象中,除了他自己这个角色有所调整,其他主要演员仍维持原班人马。

他倒没太在意所谓“蝴蝶效应”,因为影视圈很多项目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在这一方面,蝴蝶效应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