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我是天才(1 / 2)

“哦~亲爱的皮卡先生,您打电话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哦~我很好,感谢您的关心。”

晚上,在家中的俞良接到了香奈儿大中华区总裁皮卡的电话,此时俞良正用英文与其交谈。

当然,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心里大致能猜到对方为何突然直接联系他,而不是通过经纪人濮伦。

无非是听说有好几家奢侈品品牌正在接触他,香奈儿这边着急了。

“接触什么?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我每天工作安排很满,接洽的人很多,您具体指的是哪一件呢?”

尽管心知肚明,俞良却并未正面回应。原因很简单,他虽然并不打算轻易放弃与香奈儿的合作,但如果能借这个机会提升对方对他的重视程度、甚至争取提前拿到代言,岂不是更好?

眼下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而且俞良很擅长把握说话的分寸,并不会引起对方反感。

所以俞良刚才说的话,看似没有施加压力,实则是“搅浑水”、“软性施压”。

这可是他的强项,张艺谋就是被他这么吸血的。

果然,皮卡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接话。

但皮卡毕竟能做到一个大区域总裁,精明得很,他怎么不明白俞良的潜意思。

可刚才也说了,俞良没直接提,话也挑不出毛病,这就搞得皮卡明白什么意思,但不知道怎么说。

别被那些“西方人说话直接、不爱绕弯”的刻板印象误导,在生意场上,无论中外,都没有完全的“直来直去”,策略和话术在哪都一样。

只不过这一次,皮卡觉得拐弯抹角没有意义,不如开门见山。

“亲爱的玉,我们听说,似乎有好几家品牌最近都联系了你,有这回事吗?”

听到对方坦率发问,俞良也不再迂回。“oh~我想起来了,确实有这回事。”

他大方承认,可还是没回答核心问题,这操作,其实就是把皮球又踢回给对方了。

皮卡只能接下这个“回传球”。

“玉,我们尊重你的个人选择,但我们一直合作得很愉快,所以你这边有什么其他想法吗?”

俞良从容回应。“我当然没有别的想法,我们合作得非常顺利,香奈儿也给了我很大支持。在条件相同,甚至稍逊一些的情况下,我都会优先选择香奈儿~”

“毕竟我们是朋友,更是紧密的合作伙伴,您说对吗?”

他再次施展出语言的艺术,就算是英文,这番话都说得漂亮极了。

当然,这番话也没那么简单,表面是承诺“优先选择香奈儿”,实则话中有话:所谓“条件相同,甚至稍差一点”,暗示如果差不多,那他肯定选香奈儿,但是差多了...

这还真不好说。

而且经过短时间推测,俞良觉得皮卡作为大中华区总裁,很可能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否则不会越过经纪人直接找他。

他甚至怀疑,对方连竞争品牌开出的条件都掌握了。

只能说俞良猜得没错,皮卡确实有所耳闻,行业内没有密不透风的墙,事情已经过去几天,该知道的他都知道了。

他也听懂了俞良的言外之意,但他认为俞良说的没问题,在商言商,俞良肯说“条件差不多,甚至差一些,都还会选香奈儿”,已经算是很讲情面。

欧洲人虽然也讲人情,但到底最看重利益。

如果别家开出天价,待遇超出他的好几倍,品牌力又不输香奈儿,俞良选择离开,谁也说不了什么。

可皮卡绝不想放走俞良。

说实话,纵观香奈儿在大中华区合作的所有艺人,皮卡最看重的并不是中国区形象大使周迅,而是俞良。

原因很简单,俞良的商业价值太高了。

从俞良代言的五号香水,销量暴涨三成,再到他担任封面人物的杂志销售表现,乃至他代言其他产品的带货能力。

各项数据都表明,俞良几乎是中国大陆、甚至整个大中华区商业价值最高、最具变现能力的艺人之一。

更何况,他还有“电影演员”这个身份加持。

要知道,娱乐圈始终存在鄙视链,这一点并非中国特色,而是学的港城,而港城学的又是欧美。

所以电影演员,尤其是与顶尖导演合作、有作品傍身的电影演员,始终处在行业金字塔的顶端。

俞良不仅知名度高、形象好,更是与中国最顶尖的导演如张艺谋关系密切。

皮卡是英国人,所以在他眼中,俞良在娱乐圈和时尚圈,就像是伦敦骑士贵族阶层一般的存在。

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老杯京正黄旗!~

所以像俞良这样有作品、有口碑、有商业价值、还有格调的艺人,他怎么会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