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 > 第335章 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第335章 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2 / 2)

山东卫视的负责人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圈内谁不知道张艺谋和莫言关系好?

要是俞良真铁了心想演,哪怕郑小龙不邀请,俞良走走张艺谋的门路,让莫言帮忙说句话,这个角色恐怕照样是他的。

这就是人脉的力量,这就是“义父”的能量!

随后,郑小龙又向山东卫视细数了俞良的种种优势。山东卫视方面斟酌之后,也觉得可行,终于认可了俞良的出演。这才有了前几天郑小龙亲自打电话邀请俞良的事。

说回正题。俞良详细了解完项目背景后,并没插话或多打听——毕竟如果他真接下这部剧,制作层面的事也与他无关,他只是演员。

然后,就是心动,彻底地心动。之前他已有一些意向,但仍顾虑自身形象是否符合,最终决定“看片酬再说”。而现在,听到濮伦报出“40万一集,按40集算就是1600万”,俞良再也按捺不住了。

说实在的,这个片酬已经非常高,还有往上谈的空间,说不定能突破2000万。他不心动才有鬼!

咳咳……当然,也不能辜负郑导对他的赏识不是~

反正至此,俞良对“余占鳌”这个角色产生了强烈兴趣。他越想越觉得:这个角色,非他莫属!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于是俞良开口道:“行,不过制作的事和咱没关系,咱们主要和郑导谈片酬。”

电话那头的濮伦一听,暗笑:果然,俞良最关心的还是片酬。他接着说道:“对,而且我听郑导的口气,肯定还有商量余地。我保证至少能谈到50万一集,那就是2000万啊良子!”

其实濮伦自己也特别高兴。虽然他现在不从俞良的电视剧片酬中抽成,但公司有他5%的股份,年底可以参与分红。

两人在电话里又合计了一番,最终定下50万作为最低目标,能谈得更高当然更好。

他们也简单聊了聊张艺谋新片的情况,不过那边濮伦了解不多,毕竟还没正式开始和乐视谈判。但他承诺会尽快帮俞良敲定《红高粱》的合同,之后就能全力投入“义父”那边和乐视的协商中。

挂了电话,俞良心情大好。原因很简单:他再次感慨,这世道真的开始变了。距离他“208梦想”(日薪208万)的实现,越来越近了!

同时他也再次确信:要说将来赚钱,别看电影动不动票房几十亿,但真要论稳定性和收益,还是电视剧更靠谱。

俞良觉得自己之前的战略完全正确。他手里囤了不少言情Ip小说,之所以先拍《唐探》而不是这些,一是因为《唐探》项目更紧迫,二是因为他觉得现在拍电视剧还“太亏”。

之前多次提到,再过两年才是娱乐圈资本爆发的高峰期,各大互联网公司会纷纷下场。到时候只要剧集质量过硬,视频平台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电视台也仍有一定购买力,意味着可以同时赚两份钱。虽然现在也可以,但那时的片酬、制作费和版权费可比现在高得多。

所以俞良早就想好了:等到2014年,再从他手中的Ip里选一部开拍,先试水一波。等资本热潮真正到来,就是他全力出击、大捞特捞的时候。他甚至已经计划好了。

那两年他要全年无休,无论是自己拍,还是接别家的戏,总之就一部接一部地拍。

赚钱嘛,就得抓住黄金时期。

过着村就没这店了。

节操?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