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不是跟回家一样(1 / 2)

不过王宝强确实是个话唠,主要是他的台词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闲着也是闲着,他就凑近肖央问道:“小肖,我见你演技还不错的啦,你系在哪里学的啦?”

之前剧本围读时,王宝强就注意到了——俞良和张鲁一演技好是应该的,人家是科班演员,但肖央也让他很意外。他知道肖央是歌手,甚至听过“筷子兄弟”的歌,没想到对方演戏也挺像那么回事,之前没机会问,现在正好满足一下好奇心。

其实王宝强不知道,肖央不仅是北京电影学院科班出身,学的还是导演专业,甚至和俞良是校友。只不过导演这行没背景、没资金更难出头,肖央不得已才另谋出路,阴差阳错和王太利组成组合唱起了歌。虽然学的是导演,但导演往往比演员更懂表演,肖央是有扎实基础的。

肖央如实回答:“哥,我其实是科班毕业的,学的是导演,还和俞良老师一个学校的呢。”

王宝强一听,非常惊讶,他没想到一个唱歌的居然是北电导演系的:“森么?你系科班的,还是导演系?”

“是啊哥,导演这行也不好混,最后只能去唱歌了。”

再次得到确认,王宝强总算接受了,点头说道:“那你还系蛮有天赋的嘛……”

两人没聊多久,臧溪川就带着翻译过来给他们讲戏,说明了一会儿的走位和表演要点,然后又去跟旁边的“舞女”们沟通,教她们如何与男主互动、如何摆动作。

之所以不找专业群演,是俞良的主意。他觉得专业群演也未必能演得多“自然”,不如直接让这些酒吧的“专业人士”上场,说不定效果更真实。至于她们面对镜头会不会露怯——全世界的群演水平其实都半斤八两,美国的稍好点,但那是因为人家有演员工会制度,“群演”也算正式演员。而泰国和国内类似,“群演”更像“人肉背景板”。俞良想,不如就让这些“职业选手”试试,不行再换人,组里也备了不少泰国女群演,随时可以顶上去,无非多花点钱。

臧溪川又特意拉来阮老板,安抚他别紧张,就像平时在酒吧玩那样表现就行。

整个现场逐渐进入开拍前的准备状态。

没一会儿,俞良也从试衣间出来了。他换上了一身“纯情男高”风格的造型,走到拍摄区域的卡座,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见大家都在忙,他没说话,也没拿剧本——他拍戏从来不带剧本进片场,更何况这部戏他还是编剧,台词和情节早就烂熟于心。

他不说话,王宝强却主动凑过来。见俞良真没拿剧本,想起业内的传言,他好奇地问:“兄弟,你真不带剧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