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对二次元有兴趣?(1 / 2)

京城,某大型摄影棚。

俞良身穿耐克经典黑色运动套装,脚踩耐克春夏季主推的FREE5.0运动鞋,正在白色幕布前摆着姿势拍摄广告。

“咔咔咔咔——”

“咔咔咔咔——”

“......”

快门声接连不断。

摄影师手持相机,不断变换角度进行高速连拍。

俞良的动作也随之流畅切换。

颇有几分后世淘宝模特拍摄的架势。

现场至少有几十名工作人员在周围,规格相当之高。

又拍摄了一阵,摄影师才从地上爬起来。

俞良放松身体,开口问道。“怎么样?”

摄影师笑着回应。“您可以先休息,但先别换衣服。我检查一下成片,有问题再和您沟通。”

俞良微笑点头“好的,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

俞良走出拍摄区,濮伦带着两名助理立即迎上来。

俞良摆摆手,示意自己不需要什么,随后走向专属他的休息区。

他在躺椅上坐下,接过助理递来的手机,但没有打开,反而看向濮伦问道。“刚才出去什么事?”

因为他刚才拍摄的时候看到,濮伦接了个电话,匆匆忙忙出去了。

濮伦没有着急回答,而是一屁股坐在了俞良旁边的马扎上。

就这么说吧,濮伦那么一座,马扎看不见了...

马扎发出“吱呀”一声,仿佛在哀鸣。

濮伦还扭了两下,马扎彻底没动静了……

马扎:您猜怎么着,屎了!~

俞良看在眼里,本想再劝他减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主要说过太多次,但濮伦已经死猪不怕开水烫,所以别浪费口水了。

坐稳之后,濮伦说道。“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中国合伙人那边来电话了。”

俞良不再纠结马扎和体重,倒是好奇这为何突然联系他们。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

该不会是定档了吧?

只能说俞良的直觉时常很准。

果然,濮伦接着道。“中国合伙人定在5月17号上映,4月30号开发布会,问咱们能不能参加。”

虽说口头上是问“能不能”,但肯定是要去的,因为像这种发布会,乃至首映礼,演员参加都是写在合同里的,不是说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的。

对方提前一个多月通知他们,就是让他们安排档期,别耽误参加发布会。

4月30号临近《唐探》开机,但并不冲突。演员和主创5月2日才动身去泰国,部分工作人员则会提前二十天进行准备,因此俞良4月30号肯定能出席。

其实就算不是因为合同,他也会积极参加,虽然他戏份比较少,但他也是主演之一,而且《中国合伙人》肯定会有热度,为了热度俞良也得去~

于是他点头。“能去,不耽误行程。”

“所以我说是小事儿嘛。”而濮伦又自顾自说道。“也不知道这次票房能有多少,现在的票房可真是一年一个样。”

其实濮伦说的没错,不过好莱坞大片,单说国内电影的票房,那真是一年比一年高。

俞良其实也记不清《中国合伙人》的具体票房,但留有印象的片子,成绩应该不会差,至少也得三四亿吧。

不过他没明说,只是委婉道。“应该不会差,名导加有名气的演员,这种配置有基本盘。”

“有良良你参演的电影,票房怎么可能低。”濮伦顺势拍了个马屁。

后面两人没在这个话题上多聊,转而说起最近的八卦。

其实除了“海淀盛宴”和“逸夫超生”之外,最近没什么大新闻。

唯一有点话题度的,是张子怡和撒贝咛恋情曝光。

说实在的,俞良对这事是真的毫无印象。

而且更想不到这两人会在一起。

因为他觉得这两人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不止俞良和濮伦这么想,大众也普遍感到意外,所以这事成了近期唯一有点讨论度的事件。

正聊着,耐克负责人过来通知,拍摄没有问题,广告拍摄结束了。

这也表示,俞良耐克广告全部拍摄完成。

俞良和濮伦也没多待,与负责人及工作人员道别后,就离开了摄影棚。

俞良今天拍的不止一套,换了好几身服装和不同配色的鞋,不停摆姿势,忙了大半天,所以他没回公司,直接让张光伟送自己回家休息。

但他回到家也没真歇着,而是窝在家里上网,浏览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板块。

毕竟是圈内人,得时刻关注行业动态。

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俞良是敬业的。

从下午到家一直到父母回来做饭,他一直在看新闻。

就当俞母喊他吃饭的时候,他正好在搜狐上刷到一个视频。

标题是:“Exo抵达虹口机场,引发拥堵”。

这视频发布才不久,但热度和讨论度已经非常高。

他看了看评论,得知是下午的事儿。

随后他点开了视频。

视频一开始就传出密集的尖叫声,画面里人潮汹涌,而且一看就是粉丝。

俞良忍不住低声一句国粹。

“卧槽。”

说实话,如果当初他造成的拥堵还算局部可控,那Exo这次简直全面“沦陷”。

机场大厅完全被人填满,场面极其夸张。

人气之高,可见一斑。

俞良有时也挺无奈。

要说火,他在国内新生代演员、歌手里绝对有一席之地,他谁也不虚。

但一旦和韩国明星、或在韩出道的中国艺人比,他就没什么把握了。

比如这个Exo,从去年年底开始越来越火,现在简直红到发紫。

当然,如果单拎出任何一个,和他比粉丝和热度,他或许不虚,但是加一起,真的比不了。

而且基本上是被“完爆”的。

但他也清楚,这是大环境使然,现在韩流正猛,席卷东亚乃至东南亚,各国本地艺人很难正面抗衡。

但他不只关注表面现象,也想到了更深层的问题。

他现在有点明白了,“限h令”背后不仅是国家层面的考量,肯定也少不了国内经纪公司的推动。

韩流这是在明抢市场,那么大的蛋糕,谁不眼红?

一有机会,必然联手制约。

但就算有限h令,他也无法无视归国四子。

毕竟韩流就算封了,这几位回来照样是顶流。

没办法,他要走的路线也多多少少和“流量”相关,所以这些人将来肯定是他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