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 > 第264章 已经为他规划好了后半生

第264章 已经为他规划好了后半生(1 / 2)

俞良一听对方提到电影,就知道是在说《唐人街探案》。

他笑着问道:哥,你有想法?

李霜没有正面回答。

兄弟,你那剧本真不错,想好找谁当导演了吗?

俞良这下彻底明白了。

李霜这是对《唐人街探案》的导演位置感兴趣。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李霜刚才也说了,《唐人街探案》的最终剧本确实出色,拍好了,真的是部很棒的商业喜剧片。

不仅李霜,工作室其他人也都这么认为。

而且,俞良和张义谋还没确定人选,所以内部都在猜测这部电影可能会由工作室自己消化。

毕竟工作室里,像李霜、藏西川这些人也都是导演,怎么可能没有执导的想法呢?

李霜这次,就是借机探探口风。

但俞良也没想好到底该怎么办,义父也没提。

不过他确实倾向这点。

而且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他肯定不会找陈思成。

不开玩笑地说,这个Ip前世就是人家的,先不说对方同不同意,俞良自己心里就膈应。

就好比自己的女朋友,去找前男友一样。

况且,他看过《唐人街探案》,之前也说过,陈思成导演痕迹不明显,这意味着陈思成其实镜头一般。

不是说陈思成作为导演不厉害,人家创作和想法好,或者借鉴的好。

总之“包袱”和“剧情”别管哪来的,人家给观众呈现的效果就好。

但谁让俞良直接把这一项复制过来了呢?

至少《唐探》是如此的。

虽然不可能百分百一样,但整体故事结构、人物塑造,甚至电影中的经典片段都如出一辙,这就大大降低了陈思成的作用。

这也就意味着,俞良只要找个不差劲、有经验的导演,严格按照剧本来拍,就不会有问题。

这方面的人才,工作室可不缺。

而且肯定比找外面的导演省事。

不过这件事还得和义父商量,所以俞良没有明确回应。

哥,我肯定优先考虑自己人,不过还得和导演商量一下。

李霜连忙说。是是是,确实需要和导演商量,是哥哥多嘴了。

俞良摆摆手。这有什么多嘴的。

两人的对话,濮伦和庞莉唯都听着。

等俞良说完,坐在最左边的庞莉唯隔着濮伦问道。良良,投资方联系得怎么样了?

俞良转过头。正在联系呢,姐。

庞莉唯关心道。有把握吗?

她的担心不无道理。

拍电影最重要的就是资金,再好的想法,没钱连项目都立不起来。

俞良当然清楚,不过这些事都是他和濮伦在办,没跟其他人细说。

其实项目一直在推进。

比如剧本,《唐人街探案》的最终版已经通过电影局备案了。

所以拍摄资金也在谈,而且是重点中的重点。

之前想着有比特币,但是没动静,俞良估计得明年才会大涨,但是明年涨了也没用,他希望尽快把《唐探》拍了,那么比特币这办法就行不通了,只能去外界找投资。

先找的好大姐,因为中视传媒有影视投资业务的,俞良已经递了剧本电子版以及一些基础资料。

制作团队是张义谋团队,故事也不错,好大姐知道是认真的,不是瞎搞,所以准备近期把这项投资计划提到会议上。

上千万不敢打包票,但是五百万打底应该是有的。

万达影业他们也联系了,毕竟万达财大气粗。

而且说不准,万一其他领导看到张义谋团队打造,监制还是张义谋,说不定投的会更多。

对了,这个监制是俞良直接给义父安上的头衔,没和其商量。

但也不用担心,知道了又能怎?

这老家伙还要翻天啊?

万达影业也联系了。

杜杨看完计划书和剧本后很感兴趣,尤其是得知制作团有很大可能是张义谋团队,所以那边正在研究,很快会有结果。

中影那边也没忘,不过这不是俞良能直接联系的。

他觉得应该让义父出面,但义父一直没动静。

俞良觉得义父太了,这次回来也是想提醒他。

于是他对庞莉唯说。有点把握,但为了保险,估计还要导演帮忙。”

“姐,到时候帮我说说话。

这算是明目张胆地密谋了。

不过庞莉唯答应得很痛快,表示会帮忙。

俞良这也算是明目张胆的密谋了。

不过呢,庞莉唯答应的挺痛快,表示会帮着说。

之后大家就聊起了《唐人街探案》,好像今天不是来招聘的,简历根本没人看。

最后还是李婷进来提醒,面试的三十三个人都到了,他们才停止讨论。

濮伦出去查看情况,俞良这才开始翻看简历。

今天面试的是社会招聘,北电的学生安排在明天。

和他预想的一样,没一个认识的。

不过简历上写的参与项目,俞良倒是知道一些。

但他不会因为有人参与过大项目就高看一眼,一切还要看面试表现。

面试过程中,俞良没当主力,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当面试官,主要听其他人提问。

不得不说,庞莉唯、李霜、濮伦三人确实专业。

面试问题循序渐进,能全面了解应聘者。

而且完全脱稿,直接提问。

俞良当时就想到一句话。

这就叫专业。

面试过半,濮伦捶着腰说道。休息十分钟吧。

众人点头。

提问也是脑力活,需要稍作休息。

濮伦叫来门外的工作人员:

给后面的发瓶水,告诉他们十分钟后继续。

濮伦还是很细心的。

休息时,大家讨论刚才面试中表现不错的人选。

对俞良来说,都差不多。

不过有一个人让他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工作经历和专业能力,而是会说话,回答问题显得情商很高。

公司刚起步,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样养整个团队。

比如摄影、化妆、服装、道具、后期等部门,俞良选择和义父工作室一样,只留核心人员,其余外包。

等发展起来再慢慢扩充。

所以现在,俞良更看重人本身,因为新员工很可能要当万金油,什么都得干。

面试的时候,他们也都实话说了,不过好像没有人不乐意。

而且吧,都表示自己什么都能干,还很积极的样子。

不过也能理解,俞良势头正旺,又有张义谋这座靠山。

更重要的是,公司初创,现在加入就是元老。

大家都不傻。

十分钟很快过去,面试继续。

十七号,张字贤!门外的李婷喊号。

张字贤连忙起身,小跑到练功房门外。

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