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神秘道士(2 / 2)

老道士眼神复杂地看着我:“施主可知,建文帝的太傅,正是玄真教的俗家弟子?”

这个消息像一道惊雷,在我耳边炸响。建文帝的太傅方孝孺,因拒为燕王起草即位诏书而被灭十族,是靖难之役中最惨烈的忠烈。谁能想到,这位大儒竟与秘教有关?

“当年太傅曾对建文帝说,若遇大难,可寻‘玄真七子’相助。”老道士继续道,“那七子是玄真教的核心人物,各掌一门秘术。这镇元符,便是七子之间传递消息的暗号。”

我忽然想起地下室里那块刻着“明”字的石板:“难道建文帝被玄真教的人救走了?”

“可能性极大。”老道士点头,“靖难之役时,玄真教曾派人潜入京城,只是后来便没了消息。有人说他们被燕王灭了,也有人说……他们带着建文帝隐居起来了。”

他顿了顿,又道:“这些符号的排列,若是老夫没看错,指向的是城外的‘落霞谷’。那里曾是玄真教的一处据点,只是荒废多年,少有人知。”

落霞谷!我牢牢记住这个名字,看来这便是下一步要去的地方。

“多谢道长指点!”我起身便要告辞,却被他拦住。

“施主且慢。”老道士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递了过来,“这是玄真教的信物,若遇教中之人,或许能保你一命。只是落霞谷凶险,不仅有燕王的暗探,还有……玄真教自己的守卫。他们从不信外人,你此去,九死一生。”

我接过玉佩,触手温润,上面刻着的正是一个简化的镇元符。我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但事已至此,没有退路。

“晚辈明白。”我将玉佩揣进怀里,“若能揭开真相,纵有凶险,也在所不辞。”

老道士看着我,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施主好胆识。只是有句话要提醒你——玄真教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据说七子中有人早已投靠燕王,若遇变故,切记‘观气辨心’。”

“观气辨心?”

“玄真教人身带异香,忠者气清,奸者气浊。”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你闻闻便知。”

我正欲再问,忽然听到院外传来异响,像是有人踩断了树枝。老道士脸色一变:“不好,有人来了!”

小道童也跑了进来,慌张道:“师父,外面有几个黑衣人,说是要找一个从京城来的人!”

是燕王的人!他们竟然追来了!我心中一紧,看来从地下室逃出来时,还是被他们盯上了。

“快从后门走!”老道士推了我一把,“顺着后山的小路,能直通落霞谷。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别亮出行囊里的东西!”

我这才想起,从暗影门带出来的密探记录还在怀里,那里面或许有玄真教的线索。来不及多说,我对着老道士深深一揖,转身跟着小道童往后门跑去。

后门通往一片茂密的树林,刚跑出没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刀剑碰撞的声音,还有老道士的怒喝。我知道他是为了掩护我,心中一阵愧疚,却只能咬紧牙关,加快脚步钻进树林。

月光被树叶遮挡,四周一片漆黑。身后的声音渐渐远去,只剩下自己的喘息和心跳。我摸着怀里的玉佩和那张记满符号的纸,忽然明白老道士为何说“九死一生”——这不仅是追寻真相的路,更是一条布满背叛与杀机的路。玄真教、燕王、建文帝……各方势力像一张无形的网,早已将落霞谷笼罩。

而我,不过是这网中的一只飞蛾,明知前方是烈火,却仍要扑过去。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我已走出树林,前方出现一道狭长的山谷,谷中云雾缭绕,隐约能看见几块残破的石碑。落霞谷到了。我握紧腰间的匕首,深吸一口气,朝着谷中走去。晨雾沾湿了衣衫,带着一丝寒意,仿佛预示着前路的艰险。但我知道,无论等待我的是什么,都必须走下去——因为真相,就在谷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