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再次妥协(2 / 2)

才有了如今南明之大好形势!

同时,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阻力,

朱慈璧学习明成祖朱棣的两京制度,在金华,建立南明陪都,

设立除户部外的五部主事官,直接对自己负责,受广州新都的监督!

并提拔了一批在朝中没有根基的今年恩科的新进士和地方大员,出任正六品的六部各部主事,

毕竟大明崇祯朝最后一科进士,是崇祯十三年,公元1643年,

按规则再开科举得到公元1646年,即隆武元年,

而现在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离隆武元年,还有1年,

但因南明都城南京被清军攻占,南京中枢六部很多官员都死的死,降的降,

以至于朱慈璧组建的广州新南明,无人可用,只能临时紧急在两广、江西、浙江、福建附近省份进行一次恩科,以选拔可用之才,充实广州新都朝堂,

等今年年底,朱慈璧收复南明都城南京后,朝廷重新迁回南京后,

明年隆武元年,再正式下令在控制下的长江以南区域举行大规模的科举考试,

没错,在朱慈璧心中,今年年底之前是必须要重新夺下南京的,

故新都广州,就没有改名,

一旦改广州为南京,那就真的把南明全国性的政权,变为地方割据政权了,

一旦真如此,那广州南明政府即使举行科举,又会有多少人来参加呢,

广州太靠南,不合适为全国政权之首都!

毕竟占领北京的满清顺治政权,也在举行科举,

只有快速在今年年底之前重新夺取南京,再能在大明百姓心中,重新树立起“大明败而不亡”之信念,才能聚集民心,

这也是朱慈璧,致死不回广州,非要留在浙江金华,并改金华为京华,作为南明陪都的原因,

此举和南宋赵构为何选择定都临安,而不是广州,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是为清楚的告诉大明天下万民,

大明虽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亡,

南明已存,必将和南宋一样,最起码将保有南方半壁江山,

从而收取天下万民之心!

而本次的恩科,也确实是选出了几个大才,

如新科状元,现在以升为军机大臣、水师总督师的傅以渐,

还有新科榜眼杨畏知,

新科探花张镌,

三人皆是大才,

自然被朱慈璧所重用,成为陪都京华的六部主事之一,

其中新科榜眼杨畏知,被任命为正六品兵部主事。

新科探花张镌,被任命为正六品刑部主事,

剩下除户部外的三部主事,分别为,

礼部主事——文安之,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进士,曾任南京正六品司业,

吏部主事——杨鼎和,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的进士。曾任南京正六品太常寺寺丞!

工部主事——宋应星,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参加乡试中举,进入官场,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升任福建汀州府正七品推官,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升任福建汀州府正六品同知,一直到南明弘光元年,

后被马士英推荐,进入朱慈璧眼中,提升为陪都京华正六品工部主事,

主要负责前线大军的武器装备制造,特别是火器方面的改进!

而陪都京华五部,暂时主管安徽、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之南明前线交战区域的政务,

广东新都则主管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之南明大后方之省份的政务,

如此,陪都以自己所在的军机处为核心,主战事,

新都广州以自己恩师陈子壮的内阁为核心,主后勤,

上下合力,各管一方,全力备战,形式一片光明!

但此刻,却突然见到这,代号为五星?,特高等级的锦衣卫军情,

朱慈璧自然大惊,以为自己的妥协努力,白费了,

哪里又发生了自己想不到的,料不到的,那不可逆之事,

故,立刻连连追问道,

“快,快讲,发生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