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顺西路军(1 / 2)

八月二十巳时,晚上10点左右,

澧州城外松滋草坪,大顺西路军中军大营,

此刻,大顺朝的三号人物,李自成侄儿——亳侯李过,端坐于中正主坐之上!

大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

李自成这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摒弃流寇身份,正式转向正规化斗争,于湖广襄阳府建立正规化军队,自封“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并册封手下诸将,众人得到了正式官职,农民起义军开始了正规化。

李自成于襄阳,重整军队,分为五大营,任命二十二将,并授予新职。

他自己这个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自然为全军最高统帅,

大元帅之下,为权将军,

权将军之下,为制将军,

制将军之下,为果毅将军和威武将军,

再下为参将,最下为偏将、副将!

权将军有两人,分别为刘宗敏和田见秀。

其中权将军田见秀,儒将也!

其主要负责提督诸营事,统管各军营事务,确保运营顺畅,职责重大。

其麾下有制将军贺锦,果毅将军李双喜和郝永忠,威武将军高一功,护军参将李岩!

另外一个权将军则是刘宗敏,

为统兵大将,李自成的副手,负责统率中卫亲军,

其麾下有中军大营主将张鼐为正,党守素为副;

中军左营主将辛思忠为正,谷可成为副;

中军右营主将李友,

中军前营主将任继荣,

中军后营主将吴汝义,

以上中军大将皆为威武将军。

余下四营,

由权将军之下的制将军负责,

其中右营由制将军刘希尧统领,辅以左果毅将军白鸣鹤与右果毅将军刘体纯,共同担纲指挥重任,参将有赵盖等人!

前营由制将军袁宗第统领,左侧由左果毅将军谢君友镇守,右侧则由右果毅将军田虎把守,参将李阘。

后营由制将军李过统领,辅以左果毅将军张能及右果毅将军马重僖,共同负责营中事务,其下还有参将程宕,偏将袁咬!

左营由制将军刘芳亮统领,辅以左果毅将军马世耀及右果毅将军刘汝魁,共同负责营中事务, 其下为参将张世杰,

其中中军权将军田见秀麾下的制将军贺锦,

于五位制将军之中位列前茅,地位崇高。

两位权将军,田见秀、刘宗敏,

五位制将军,贺锦、刘芳亮、李过、袁宗第,刘希尧,

共7人,共同辅佐大元帅李自成,

构成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核心领导层。

而此刻,大顺朝皇帝李自成、两位权将军田见秀、刘宗敏,三人都已经身死!

权将军之下,中军制将军贺锦最大,

但他在西安大顺朝建立后,奉命征战西北,助大顺军攻占甘肃,在进攻青海时遭土司祁廷谏埋伏,已经英勇牺牲。

剩下的四位制将军,刘芳亮、李过、袁宗第,刘希尧,四人平级,

但李过身为大顺朝皇帝李自成的侄儿,还被封为亳侯,自然就比剩下的磁侯刘芳亮、绵侯袁宗第,临洮侯刘希尧三人高半级,

成为此刻大顺朝余部的一号人物,

加之大顺东路军制将军刘芳亮、袁宗第,两人此刻已经投效在了南明钦差大臣张煌言的麾下,

如此,大顺西路军中,除李过外,只剩下唯一的制将军临洮侯刘希尧,

此人本为独立的农民军首领,后加入李自成麾下,

李自成在襄阳建立闯军之后,主要负责屯田工作,

虽然位高,但并没有多少实权!

此刻,其人麾下只有副将刘世俊(李自成之岳父,唯一的爱女李翠微的姥爷),统领的5000屯田兵,

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却是仅此于李过的大顺西路军中唯一制将军,

自然坐于正中的李过之下,左边的第一位置!

制将军之下为果毅将军和威武将军,

此刻大顺西路军,剩下的果毅将军和威武将军,

有,

前营右果毅将军——田虎,

此人原为明朝下级军官,在洛阳之战中起义投降李自成,后成长为闯军重要将领,山海关之战后,追随李过!

后营左果毅将军——张能,

此人乃是补锅匠出身,闯军中的重要将领,长期与李过一同作战!

后营右果毅将军——马重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