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南明军港(2 / 2)

看着远处的小点点,一点点朝西边消失不见后,

隆武帝朱慈璧,回过神后,立刻又投入到海州三城的建设中,

其打算加宽、加厚、加高原海州城,使海州城能驻军1万,把海州城打造成为一座坚城。

将原来东海治所占据着的东海岛云台山高地的东海城,重新扩建,

把东海城扩建成能驻守1万的大城。

同时在海州西边的朐山之上,新建一座能驻守3000的卫星城——朐山城,

如此三城,海州城在中间,驻军1万,

西边为占据朐山之地的朐山城,驻军3000,

东边为占据云台山高地得东海岛岛城东海城,驻守1万,

三城,成品字形,互为犄角,又占据地势之利,

加上2.3万的驻军,沿海之地2000水师的驻防,和外海巡航的南明水师,

将海州,彻底打造成南明之第一座军港,

如此,

北进可攻击清廷之山东、辽东、天津、北京之地。

南下,则可沿江进攻南京,从而重新夺回南明之首都南京城,还可护卫杭州湾!

正是基于如此考量,隆武帝当即下令,

剩下的所部,包括5000东厂番子在内的3.3万大军,除警戒的3000辽东铁骑外,

剩下的3万大军,全部化身为工匠,同时在当地又招募2万民众,共5万人,

全力建筑三新城!

仅仅三天时间,西边的朐山山城,就初具规模,

五天后,朐山山城建成。

十天后,海州城、东海城两城完成改造!

六月二十三,

2.3万大军分驻三城,

朐山城驻军3000,守将为跟随熊汝霖训练熊军的,原九江兵备佥事,现勇卫营参将孙嘉绩,

东海城驻军1万,守将为跟随熊汝霖训练熊军的,原兵部武选司主事,现勇卫营参将张同敞。

张同敞,此人是大明良相张居正之曾孙,文武双全,今年37岁,年富力强,是隆武帝朱慈璧重点培养的军事人才,

故,让张同敞领1万勇卫营驻守东海城,多加力练,以积累经验!

至于海州城,这样的三城之中的重中之重的坚城,必须由有守城之大才且性格坚毅之人,负责驻守,隆武帝朱慈璧才放心,

放眼如今勇卫营,也只有沛国公朱大典,才最合适,

毕竟历史上,朱大典守护的金华城,就很不错嘛,

让沛国公朱大典,以国公身份坐镇海州城,领1万勇卫营大军驻守海州城,

同时,节制东海城、朐山城、沿海2000海州水师,

共2.5万水路大军,加上东部外海南明福建水师郑成功的协助,相信定能守护好这海州——南明第一座军港,

至于未来的勇卫营统领人选,就是现正在全力抵挡1万清军攻城的清河县游击将军牟国栋,

此人,出生牟家,军将世家,一家父子三人都在南明军中效力,忠诚度没有任何问题,且从军多年,军事经验丰富,

何况自己也答应此战后,将他及其麾下大军,调入勇卫营,

自己身为帝王,自然要说话算数,

正因如此,此人正是勇卫营未来统帅的不二人选,

当然,

前提是他得在这次清军1万大军的全力攻城下,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