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南明一统(1 / 2)

两天后,

公元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满清顺治二年,六月初一,

太子朱慈璧,奉邹太后懿旨,于杭州临时行宫,

在内阁首辅礼部尚书陈子壮,内阁次辅兵部尚书熊汝霖,凤阳总督马士英、吏部左侍郎黄道周,

沛国公朱大典、镇南将军方国安、定海总兵王之仁、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东厂提督常应俊(芜湖突围时为保护太子朱慈璧伤了根本),

潞王朱常淓等,

朝廷文武百官,勋贵、藩王的共同见证下,

继承大统,登基为帝,改明年为隆武元年,

意在告诉天下臣民,新朝将学太祖洪武帝,

整军备武,誓志抗清,兴隆国家!

同时,尊北巡的弘光帝朱由崧为太上皇,

因皇帝还未大婚,并没有册封皇后,当然也就没有册立太子!

因年号为隆武,新皇朱慈璧也被人称呼为隆武帝!

隆武帝登基后,五朝老臣内阁首辅礼部尚书陈子壮,立刻明发上谕,传往南明南边控制的十省之地,以昭告南明天下,

“今,大明新皇隆武帝登基为帝之事。”

此刻,就能看出担任礼部尚书多年,多次主持科举考试的五朝老臣,新任内阁首辅礼部尚书陈子壮,陈老大人的影响力有多大,

南明南方十省巡抚、总督大员们,在接到内阁新任首辅礼部尚书陈子壮发来的明上谕后,

先后上表,表示愿意接受隆武帝的领导,

其中第一个上表之人,乃是浙江巡抚——张国维,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进士,

而天启二年的会试主考官正是陈子壮,

浙江巡抚张国维,听闻恩师陈子壮,上位为内阁首辅,自然是第一个鼎力支持,

正是因浙江巡抚张国维的带头作用,才有之后第二、第三、第四个支持隆武帝的各省巡抚总督大员们的上表!

如,第二个上表,表示服从的是,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的——沈犹龙,

沈犹龙,此人乃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和今内阁首辅陈子壮是同一科,有同科之意,故上表,表示愿意服从隆武帝的领导!

第三个上表,表示服从的是广西巡抚——黄锡衮。

此人,是福建晋江人,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殿试考中三甲十五名,进入官场!

公元1644年,升为广西巡抚,在广西做官期间,廉政为民,深得广西官员和老百姓的赞誉。

因对广东,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贤的沙贝陈氏,仰慕久矣,

听闻朝中新任内阁首辅陈子壮,正是出自沙贝陈氏,想来其人应该也是大贤,

故也跟着上表,表示服从隆武帝和新任内阁首辅陈子壮的领导。

第四个上表,表示服从的是四川代理巡抚——马乾,

马乾,四川昆明人,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的举人,

因张献忠攻打夔州,夔州告急,无人可用,被当时的四川巡抚邵捷春,任命为夔州代理知府,负责守卫夔州,

张献忠带大兵数万,攻围三十余日,夔州在马乾固守之下,竟然没有陷落,

后因功升川东佥事,驻守达州。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八月,成都被张献忠的大西军攻陷,原四川巡抚龙文光战死,

马乾被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升为副都御史,代理四川巡抚至今。

今听闻弘光帝太子朱慈璧登基为帝,为报弘光帝朱由崧提携之恩,

故上表,表示愿意接受隆武帝的统治!

且今年刚击败大西军的再次进攻,还重新收复了重庆府!

其人,虽然是贪官,但军事才能显着,

曾多次击退张献忠部将刘文秀的数万大军进攻重庆府的打算,且为人忠义,对南明弘光朝忠心耿耿,

正是因为四川还有马乾此人的存在,

怕被四川巡抚马乾所部从后面偷袭,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朝才不敢大规模的东进,只能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云贵北部之地活动!

有浙江巡抚张国维,广东巡抚沈犹龙,广西巡抚黄锡衮,四川代理巡抚马乾,此四人的领头作用,

余下的云南之地,巡抚陈用宾、世代出镇云南的新一代黔国公沐天波,

两人也跟着先后上表,表示愿意接受隆武帝的领导和统治,云南之地归服!

贵州巡抚王瑊,见云南归服,

于是也紧跟着上表,表示愿意接受隆武帝的统治!

而此刻南明南方十省之中,仅剩下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省巡抚总督大员们,还并没有表态,

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是因为忙于战事,暂时耽误了上表的时间,

而福建一省则是军阀郑芝龙的地盘,郑芝龙此刻正在待价而沽,想把福建卖个好价钱,所以暂时也没有表态,

六月初三,两湖之地,南明大顺、大清间乱战,战事稍缓后,

两湖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江西巡抚刘广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