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生和阿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屏幕上。画面清晰,运行流畅,手柄操控(金三鑫只连接了一个修复好的)反应灵敏。
“王老板,”金三鑫一边演示,一边侃侃而谈,“全新的机器,来源单一,风险高,价格透明,利润薄。而我这种,‘旧瓶装新酒’,外壳破烂掩人耳目,降低关注度,但内核经过我表哥找的顶尖师傅调试,光头读盘能力更强,主板运行更稳定,寿命更长!最关键的是,成本低!价格优势巨大!”
他拿起另外两台:“这三台,是样品,也是证明。证明我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渠道,能把一堆别人眼里的‘电子垃圾’,变成性能优良的赚钱机器!”
他停下来,看着王福生阴晴不定的脸,抛出了最终的筹码:“王老板,您是做大事的人。十台全新的pS1,您转手卖掉,赚的是明面上的差价。但如果跟我合作,我们完全可以主打这种‘高性能翻新机’,成本降下来,利润空间翻倍都不止!而且货源更隐蔽,更安全!这才是长久之道!”
金三鑫这番话,半真半假,虚实结合。真的部分是他确实有能力修复,性能稳定并非完全吹牛;假的部分是所谓的“顶尖师傅调试”和稳定的“特殊渠道”。但他精准地抓住了王福生这种生意人追求利润最大化、规避风险的心理。
王福生沉默了,他看看电视屏幕上流畅运行的游戏,又看看茶几上那几台其貌不扬却实实在在能开机的“破烂”,眼神中的怒意渐渐被算计取代。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叫金三鑫的小子,有点邪门。思路刁钻,胆子大,而且似乎……真有点门道。
“这种货……你能保证数量?质量能一直稳定?”王福生沉吟着问道,语气缓和了许多。
“短期内大量供应有困难,需要时间积累和筛选‘原料’。”金三鑫实话实说,显示诚意,“但细水长流,稳定供应小批量没问题。质量我可以担保,出了问题,包退包换!而且,这种模式做熟了,量自然能上去。”
他这是在降低王福生对数量的预期,同时强调质量和后续潜力。
王福生盘串子的速度慢了下来,显然在权衡利弊。过了好一会儿,他忽然笑了,只是这笑容比刚才真实了许多:“金老弟,你年纪不大,这脑子可真是活络!行!这三台‘样品’,我收了!就按你说的,这种‘高性能翻新机’的价!剩下的七台,我也不催你,给你时间,慢慢来,但质量必须跟这三台一样!”
他顿了顿,眼中精光一闪:“不过,这价格,可得比原来说的‘水货’价,再低两成!”
老狐狸!金三鑫心里暗骂,但知道这是谈判的关键。他故作纠结地思考了片刻,才一咬牙:“王老板,您这是砍到我的大动脉了……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低一成半!这是底线了,再低我连辛苦费和给我表哥那边打点的钱都没了!”
最终,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价格定在了比原定“水货”批发价低一成二的位置。王福生当场支付了三台“样品”的钱,虽然因为降价,单台利润不如预期,但考虑到其近乎零的成本,金三鑫依然是血赚!更重要的是,他成功地将一次交付危机,扭转成了一个长期合作、利润更丰厚的商业模式!
拿着厚厚一叠钞票离开“欢乐天地”时,金三鑫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成功了!不仅度过了危机,还打开了新的局面!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后续的货源、质量把控、与王福生这种老狐狸的长期周旋,都是挑战。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扮猪,成功了。吃老虎,才刚刚开始!郝刚,王婷婷,你们等着,我的资本,正在以你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加速累积!
夕阳下,少年单薄却挺直的背影,仿佛蕴藏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