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金蝉脱壳巧布阵(2 / 2)

这话看似劝诫,实则警告,暗示林向阳的研究可能已经触及了某些敏感的边界。

林向阳心中凛然,面上却故作懵懂:“钱叔说的是,我就是自己瞎琢磨,解闷儿。”

钱叔不再多言,背着手,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慢悠悠地走开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林向阳知道,第一阶段的“烟雾弹”已经放出。

钱叔肯定已经注意到了他在“刻苦钻研”俄文技术书籍,这至少部分解释了他的技术来源,暂时转移了对方对地窖和其他更核心秘密的注意力。

但危机远未解除。

钱叔背后的“领导”是谁?

他们对自己“钻研”无线电这类敏感技术是何态度?

是仅仅观察,还是会采取进一步行动?

那张神秘的滤波电路图,与“盾”字册子、德国相机之间的关联,依旧迷雾重重。

而家中那点微薄的积蓄,在购买了旧书和部分实验材料后,再次告急。想要在技术和物资上有所突破,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傍晚,林向阳召开了一次严肃的家庭会议。

他将目前面临的潜在威胁(隐去了钱叔的具体试探,但强调了有人盯上他们家的事实)、经济困境以及他打算进一步研究无线电技术的想法,都坦诚地告诉了弟妹。

“……情况就是这样。”

林向阳总结道,“我们现在像是走在独木桥上,两边都是悬崖。一方面,要小心谨慎,不能让人抓住把柄;另一方面,也得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有用’,更有‘价值’,同时也要赚到足够的钱,来支撑我们的学习和研究。”

“大哥,你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卫国第一个表态,小脸上满是坚定。

晓梅也用力点头:“对!我们不怕!咱们‘向阳互助组’不是还能接活儿吗?我们可以更努力一点!”

晓雨虽然不太懂,但也挥舞着小拳头:“小雨也帮忙!”

看着弟妹们团结一心的样子,林向阳心中暖流涌动。

他拿出笔记本,上面列出了几条应对策略:

一、 巩固技术形象:继续“表演”刻苦钻研俄文技术书籍,适当在学习小组和邻里间,展示一些无伤大雅、又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小发明、小改进,巩固“自学成才技术流”的人设。

二、 拓宽财源:“向阳互助组”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积极承接更多的修理、改良任务。同时,寻找新的、更隐蔽的创收途径。

林向阳提到了一个想法——利用他对未来一些简单商品趋势的模糊记忆(信息差),结合手头技术,尝试制作一些成本低、有销路的小物件。

三、 提升自保能力:加强家庭内部的警戒,完善地窖的隐蔽性和防御措施。

林向阳甚至开始构思,能否利用有限的电子元件,制作一个更有效的、覆盖屋周区域的简易预警装置。

四、 深挖线索: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地窖实验室和现有资料,继续研究《无线电原理》和那张滤波电路图,希望能从中找到提升信息获取能力的方法,或者……解开其与“盾”字册子关联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