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暗夜惊魂疑窦生(2 / 2)

他的目光,再次落向了藏有地窖入口的炕柜。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第二天,林向阳照常去上学,仿佛昨夜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他敏锐地注意到,无论是在上学路上,还是在学校里,似乎总有一些若有若无的视线跟随着他。

有些是纯粹的好奇,因为他登报出了名;而有些,则带着更复杂的探究意味。

他甚至注意到,在校门口附近,有一个穿着普通工装、看似在等人的陌生中年男子,在他进出校门时,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的时间格外长。

林向阳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与同学谈笑风生,完全是一副沉浸在荣誉喜悦中的少年模样。

放学后,他并未直接回家,而是以“学习小组需要补充材料”为由,独自去了城西的另一处更大的废品收购站。

他知道,自己很可能被人跟踪了。

在废品站里,他故意在一些堆放旧书报、废弃无线电零件的地方长时间流连,翻找得极其“认真”,甚至还与看站的老头攀谈了几句,询问是否有“讲机器原理”、“带外国字”的旧书。

他刻意让自己的行为,落入可能存在的跟踪者眼中。

最终,他花“高价”(两毛钱)买下了一本残缺不全、封面模糊的俄文版《机械基础》和几本五六十年代国内出版的、内容浅显的《少年科学》、《无线电爱好者》合订本,又捡了一些看起来锈迹斑斑、不知用途的废旧电子元件。

他将这些东西郑重其事地包好,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接下来几天,林向阳的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

上学,组织学习小组活动,辅导弟妹功课。

但他用在“独自钻研”上的时间明显增多了。

每晚,弟妹睡下后,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进入地窖实验室,而是就着昏暗的煤油灯,趴在炕桌上。

摊开那本真正的、深奥的俄文版《无线电原理》,以及那本从城西废品站淘来的、残缺的俄文《机械基础》,旁边还放着笔记本和铅笔。

他并非真的在灯下苦读——那些知识,他早已通过虚拟图书馆扫描理解,记忆在脑海。

他是在“演戏”。

他故意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些复杂的公式、电路图,有时还会对着那本《无线电原理》上某些极其艰深的部分“愁眉苦脸”。

甚至“不小心”让其中一页画着复杂滤波电路图的纸张,飘落到炕沿下,第二天又“慌忙”捡起,小心翼翼地拂去灰尘……

他刻意营造出一种“刻苦自学俄文技术资料,但天资聪颖、进步神速”的假象。

他知道,钱叔或者其背后的人,既然对他的技术来源如此感兴趣,绝不会放过探查他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他屋内的灯光,他伏案的身影,甚至他偶尔“不小心”遗落的信息,都可能通过某种不为人知的渠道,被对方窥知。

他要给对方一个“合理”的解释——他林向阳的技术,并非来自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是源于他自己的“天赋”和“刻苦”,以及这些侥幸从废品站淘来的、内容相对超前的外文技术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