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报纸引发的震动(2 / 2)

还是……钱叔?

那个突然变得“和蔼”的笑容,与这可能的探查痕迹联系在一起,让林向阳的后背升起一股寒意。

如果真是钱叔,他到底在找什么?

是对地窖实验室起了疑心,还是……察觉到了那些德文书籍、“盾”字册子乃至那台德国相机的存在?

荣誉的光环刚刚加身,潜在的危机却已如暗夜中的触手,悄然探向了这个看似风光无限的家庭。

林向阳轻轻翻了个身,面朝墙壁,手指在冰冷的土炕上无意识地划动着。

炭火虽有余温,足以慰藉严寒,但这深藏的隐患,又该如何防范,如何化解?

明天,当太阳升起,那份可能见报的荣耀,带来的会是更多的护身符,还是……催生更多隐藏在暗处的目光与危机?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钱叔那深不见底的眼神,还有王翠花家那扇在赞誉声中异常沉默的木门。

这个冬天,恐怕不会那么平静地过去了。

市报的报道,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城市。

题为《少年心系同窗暖,巧手聚热驱严寒——记“向阳学习小组”及其暖手铁盒》的文章,配着林向阳手持铁盒、与王科长、张校长的合影,赫然刊登在市报第二版的显眼位置。

文章以饱含赞许的笔触,详细描绘了“向阳学习小组”在街道支持下,由林向阳牵头,团结互助、勤工俭学的生动事迹。

尤其重点渲染了孩子们如何观察生活、利用废弃物料(煤核渣、铁皮盒)创造性地解决实际困难(教室严寒)的过程,将其誉为“勤俭节约、动手创造、团结友爱”新时代精神的优秀体现。

报纸发行的当天上午,第七中学就炸开了锅。

课间时分,几乎人手一份报纸,学生们围在一起,指着上面的照片和文字,兴奋地议论着。

林向阳所在的班级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好奇、羡慕、钦佩的目光几乎要将他淹没。

“林向阳,快看!你上报纸了!”

“真给我们学校长脸啊!”

“那个暖手铁盒就是你们做的?太厉害了!”

就连平时不苟言笑的教导主任,在早操集合时,也特意拿着报纸,当着全校师生的面,高声宣读了报道的主要段落。

并再次对林向阳和“向阳学习小组”提出了表扬,号召全体同学学习这种“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

林向阳站在队伍里,感受着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灼热目光,脸上维持着恰到好处的谦逊笑容,一一回应着同学们的祝贺。

他的内心却如同绷紧的弓弦,并未因这铺天盖地的荣誉而有丝毫放松。

他知道,风暴眼的中心,往往是最危险的。

果然,赞誉之下,暗流随之涌动。

首先是来自学校内部一些微妙的变化。

部分老师对他的态度更加和蔼,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客气,仿佛他不再是单纯的学生,而是某个需要平等对话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