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演示,无疑是将“学习小组”活动正面展示给区里干部的最佳方式。
成功了,不仅能彻底粉碎“小团体”的污蔑,还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表彰;失败了,则可能坐实“不务正业”、“瞎胡闹”的指责。
林向阳没有犹豫,他深知此刻绝不能退缩。
“可以!请领导稍等,我们准备一下材料。”
他立刻吩咐小组的孩子们分头行动:
“卫国,去把咱们收集的那截粗竹筒和那个旧皮碗拿来!晓梅,找那根细长的铁管和几个旧阀门!小石头,去打盆水!小军,去找块木板当底座……”
孩子们虽然紧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行动迅速,井井有条。
很快,一堆看似废品的东西被汇集到槐树下。
在区文教局王科长、吴干事以及越来越多被吸引过来的邻居围观下,林向阳开始了现场制作和讲解。
他一边熟练地用工具加工着竹筒、铁管,安装皮碗(作为单向阀),组装各个部件,一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王科长和围观的人们解释着每一步的原理。
“……这里利用的是水流惯性,当快速流动的水被突然堵住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压力,这个压力就能把水压到更高的地方……这个皮碗就是阀门,只让水往上走,不让它倒流……”
他的动作沉稳,讲解清晰,完全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倒像个经验丰富的工匠兼教师。
晓梅在一旁协助递工具,卫国负责需要力气的固定工作,其他孩子也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整个“学习小组”展现出的组织性、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让王科长不断点头,眼中异彩连连。
吴干事的脸色则越来越难看,他本想抓个反面典型,却没料到对方竟有如此准备。
模型很快组装完成。
林向阳将进水口放入水盆,快速往复拉动与皮碗相连的拉杆,模拟水流的断续。
几次操作后,只听“噗”的一声,一股水流果然从高出水盆一截的出水管口喷涌而出!
“出来了!水真的上去了!”
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和赞叹。孩子们更是兴奋地拍起手来。
“成功了!向阳哥真厉害!”小军崇拜地喊道。
王科长走近几步,仔细观察着这个用废旧材料制成的、却巧妙利用了物理原理的装置,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他拍了拍林向阳的肩膀,转头对脸色铁青的吴干事,声音洪亮地说道:
“吴干事,你看!这哪里是什么‘小团体’?这分明是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典型嘛!‘向阳学习小组’,这个名字起得好!在街道的支持下,由优秀学生牵头,组织同学们互帮互助,不仅提高学习成绩,还积极动手实践,搞科技小制作,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精神,值得大力提倡和表彰!”
他的话,如同一声响亮的定音锤,彻底为“学习小组”正了名,还将它拔高到了“科技实践典型”的高度。
“王科长说得对,是我们工作不够细致,了解情况不全面。”
吴干事只得讪讪地附和,额角冒出了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