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刻意加重的脚步声,以及一个故作关切,实则难掩幸灾乐祸的嗓音:
“哎哟,向阳回来啦?听说下午街道来人了?没啥大事吧?你们兄妹几个不容易,可别犯了什么政策错误,那可就麻烦咯!”
正是王翠花!
她端着一个空盆,假装出来倒水,实则就是来看笑话、打探虚实的。
林向阳心中冷笑,脸上却挤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和坦然:
“谢谢王姑妈关心。街道刘干事就是来例行了解下情况,问问我们‘向阳互助组’学雷锋、搞邻里互助的事儿,说是可能还要当成先进典型往上汇报呢。能有啥错误?”
他反将一军,直接把“互助组”拔高到“学雷锋典型”的高度。
王翠花脸上的假笑瞬间僵住,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噎了一下,才干巴巴地说:
“啊?是……是这样啊?那……那就好,那就好……”
她显然没料到林向阳会是这个反应,更没听到她想听的慌乱辩解,只得讪讪地扭头回了自家屋,“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看着那扇紧闭的房门,林向阳眼神微冷。王翠花这番举动,更加印证了他的猜测。
接下来的两天,林向阳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照常上学、放学。
但他暗中加快了行动。
他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主动找到街道办的李爱华主任,并非为自己辩解,而是以“第七中学文艺队后勤保障人员”的身份,汇报了协助学校修复风琴、并即将参与区文艺汇演准备工作的情况,隐晦地表达了希望能为学校、也为街道争光的想法。
同时,“向阳互助组”也变得更加“高调”地“学雷锋”。
他带着卫国和晓梅,不仅继续帮邻居修理门窗、小家具,还主动清理了院里堵塞已久的公共排水沟,整理了堆放杂乱的煤池。
所有这些,都被晓梅一丝不苟地记录在“义务劳动记录本”上,并且有意无意地让一些平日里受过林家帮助、心地较好的邻居们看在眼里。
林向阳在赌,赌李爱华主任作为一个基层干部,需要政绩,也需要辖区内的稳定与和谐。
赌她更愿意看到几个孩子,在街道关怀下自强不息、学雷锋做好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正面典型,而不是一个“搞地下工厂、课外牟利”的反面教材。
风向,在悄然转变。
院里原本一些因为王翠花煽动而对林家有些微词的邻居,在看到林家兄妹实实在在的付出和街道并未采取进一步措施后,也渐渐改变了态度,甚至有人私下里指责王翠花“心术不正”、“见不得别人好”。
三天后的傍晚,街道办事处的刘干事再次来到了大院。
这一次,他脸上没有了之前的严肃,反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和公式化的笑容。
他没有单独找林家,而是趁着院里不少人家都在做晚饭的时候,站在院子中央,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左邻右舍都听到:
“各位街坊邻居,关于前几日有群众反映的林向阳家‘向阳互助组’的情况,街道李主任非常重视,已经做了详细的调查了解。”
瞬间,院子里安静下来,几乎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王翠花更是从窗户里探出半个身子,紧张地等待着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