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林立的厂房和烟囱,背对着林向阳说道:
“小林,我第一次见你,就知道你不是池中之物。有技术天赋,有急智,更难得的是有担当,有远见!拒绝进厂,我当时觉得可惜,但现在看来,你或许是对的。窝在车间里,按部就班,确实可能埋没了你。”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这封推荐信,我杨建业给你写了!不光写,我还要亲自给你争取一个参加高中插班考试的机会!我倒要看看,是哪些榆木脑袋,敢把我杨建业看中的‘小天才’挡在门外!”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巨大的喜悦如同潮水般涌上林向阳的心头,让他几乎有些眩晕。
他强忍住激动,再次深深鞠躬:“谢谢!谢谢杨厂长!我一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推荐!”
杨厂长摆摆手,坐回办公桌后,拿出信纸和钢笔,一边思索一边说道:
“推荐信我一会儿就让秘书打好,盖上厂办公章。至于学校……区里的第七中学,校长跟我有些交情,他们那边教学抓得紧,正需要好苗子。我亲自给他打个电话安排。”
笔尖在信纸上沙沙作响,杨厂长的字迹遒劲有力。
林向阳站在一旁,心潮澎湃。
他知道,这薄薄的一纸文书,将是他通往新世界的通行证。
片刻后,杨厂长将写好的推荐信装入信封,递给林向阳,语气郑重:
“拿着它,下周一上午,直接去七中找教务处的陈主任,他会安排你考试。考过了,就能插班读高一下半学期。考不过……”
“没有考不过!”
林向阳双手接过信封,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握着无比珍贵的宝物,语气斩钉截铁,“请厂长放心,我一定考过!”
杨厂长看着他眼中燃烧的斗志和自信,满意地点了点头:“去吧,好好准备。我看好你。”
怀着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感激,林向阳离开了厂长办公室。
走出办公大楼,春日的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驱散了连日来积压在心底的阴霾与焦虑。
他成功了!
至少,成功拿到了入场券。
杨厂长那封带着红星机械厂鲜红公章的推荐信,被林向阳小心翼翼地贴身收藏,仿佛那不是几页薄纸,而是能撬动命运齿轮的杠杆。
他踏着春日略显泥泞的土路回到大杂院,脚步比去时轻快了许多,连料峭的寒风拂过面颊,都似乎少了几分刺骨,多了几分预示变革的清新。
但他深知,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杨厂长的推荐信是叩门砖,真正决定他能否踏入高中殿堂的,是接下来严苛的、充满变数的考核。
他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失。
然而,命运的涟漪总是相互激荡。
就在林向阳将自己关在屋内,争分夺秒地梳理脑海中的数理化知识,为即将到来的高中插班考做最后冲刺时,另一条关乎林家未来的线索,也因他这次成功的“求援”而被悄然触动。
这天傍晚,林晓梅放学回家,不像往常一样立刻拿出作业本,或是帮忙准备晚饭,而是站在灶台边,小手反复揉捏着洗得发白的书包带子,嘴唇抿得紧紧的,清秀的小脸上笼罩着一层罕见的犹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
正对着几道复杂几何题凝神思索的林向阳抬起头,敏锐地捕捉到了大妹的异常。
“晓梅?怎么了?学校里有人欺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