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考高中的想法(2 / 2)

连晓雨也放下手里的炭笔,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问:“大哥要去很远的地方上学吗?那晚上还回来吗?”

林向阳看着反应各异的弟妹,心中暖流涌动,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酸楚。

他深吸一口气,尽量用平和而坚定的语气解释:

“卫国,修东西是手艺,能让我们吃饱穿暖。但知识是翅膀,能带我们飞得更高,看得更远。晓梅以后想考更好的大学,需要更好的老师指导;你以后想弄懂更复杂的机器,也需要更深的理论基础。大哥去上学,不是为了离开这个家,恰恰是为了让咱们这个家,将来能站得更稳,走得更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晓梅依然困惑的脸庞:“至于小学毕业证……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总有特殊情况,特殊通道。我记得政策里有一条,对于超龄失学、但通过自学达到相应文化水平的青年,经有关单位推荐和学校考核,可以酌情允许插班或报考。”

这是他这段时间翻阅报纸、旁敲侧击从夜校老师那里打听来的信息。

政策的口子确实存在,但“有关单位推荐”和“学校考核”这两道关卡,每一道都布满荆棘。

“有关单位推荐?咱们家……哪有什么单位可以推荐啊?”

晓梅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眉头蹙得更紧。

林向阳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炕桌上轻轻敲击着。

脑海中,几个面孔飞速闪过。

街道办李爱华主任?

她或许愿意帮忙,但街道办的推荐信,分量能否打动一所高中,尤其是好一点的高中,很难说。

而且,自己之前拒绝进厂,恐怕也让李主任心里存了些芥蒂。

夜校的刘老师?

他欣赏自己的学习能力,但一位夜校扫盲班老师的推荐,同样人微言轻。

那么……

他的思绪,最终定格在了一张不怒自威、却曾对他流露出毫不掩饰赞赏的脸上——红星第二机械厂的厂长,杨建业。

杨厂长!

杨厂长是国营大厂的一把手,地位尊崇,他的亲笔推荐信,含金量绝非街道办可比。

而且,自己当时展现出的“技术天赋”,正是“自学成才”最好的佐证,足以支撑“虽超龄但已达到文化水平”的说法。

然而,开口求人,尤其是求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人物,绝非易事。

自己与杨厂长只有一面之缘,虽有赏识,但并无深交。

贸然上门,对方是否会觉得唐突?

是否会认为自己所求过分?

更重要的是,自己当初拒绝了杨厂长提供的进厂机会,如今却转头求他办另一件或许更“不合规矩”的事,这会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风险与机遇并存。

但为了那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门,为了给弟妹们树立一个敢于挑战规则、追求知识的榜样,这个险,必须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