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阳那清朗而笃定的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机械厂家属区门口漾开一圈无声的涟漪。
董工脸上的感慨尚未褪去,便瞬间被惊愕取代。
他扶了扶眼镜,上下重新打量了一遍眼前这个衣衫略显凌乱、脸上还带着奔跑后红晕与细微擦伤的半大少年。
“你……你说什么?向阳,你能试试?”
董工的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那模型虽然是木头做的,但结构仿的是真车,相当精巧,缺的还是关键传动部件,厂里几个七八级的老师傅看了都直嘬牙花子,说没有原图纸,根本没法补……”
不是董工不信林向阳,实在是这事听起来太过匪夷所思。
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或许在改良炉灶、种蘑菇上有些奇思妙想,但机械模型,尤其是这种精密仿真的工业模型。
涉及的是实打实的机械原理、空间构型和精加工能力,这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系统知识,绝非小聪明可以弥补。
林向阳迎着董工质疑的目光,没有退缩,眼神依旧清澈而坚定。
他深知这是一个险招,但机遇往往就藏在风险的峭壁之上。
“董工,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林向阳组织着语言,既不能显得过于狂妄,又要传递出足够的信心。
“我平时……爱瞎琢磨这些机械的东西,也看过一些杂书。解放卡车的结构,大致心里有数。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成,但既然老师们傅都为难,让我看看,万一……万一我能瞧出点门道呢?就算不成,也不过是浪费您一点引见的时间。”
他态度谦逊,理由也说得通——“爱琢磨”、“看杂书”,这符合他一直以来展现给外界的“自学成才”形象。
而“看看也无妨”的说法,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董工引荐的风险。
董工看着林向阳那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眼神,又想起他之前精准判断柴油机故障、制作手摇发电机、甚至指挥救回妹妹时表现出的冷静与急智,心中不由动摇了些许。
或许,这孩子真有什么过人之处?
反正情况也不会更坏了,让他试试,万一有惊喜呢?
“好!”
董工也是个爽快人,一拍大腿。
“既然你有这个心,我就带你去试试!不过向阳,咱们丑话说在前头,杨厂长因为孙子哭闹,心情正不好,你到了那里,多看少说,能修就修,不能修千万别逞强,明白吗?”
“我明白,谢谢董工!”林向阳心中一定,连忙点头。
他转身对晓梅和晓雨低声嘱咐:“晓梅,你先带晓雨回家,告诉卫国没事了,让他安心。我这边完事就回去。”
晓梅虽然担心,但看着大哥眼中那熟悉的光芒,知道他已经有了决断,便乖巧地点头。
拉着情绪稍微平复但依旧紧紧抓着大哥衣角的晓雨,一步三回头地往家走去。
林向阳则跟着董工,走进了机械厂家属区深处那片被称为“干部楼”的区域。
这里都是整齐的红砖楼房,与外面大杂院和窝棚区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
来到一栋单元楼前,董工整了整衣领,深吸一口气,才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杨厂长的爱人,一位面容和蔼但眉宇间带着愁容的中年妇女。